• 产妇虚弱如何在院产后恢复

  • 发布时间:2010-07-23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分娩产后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产妇虚弱如何在院产后恢复,生产的过程几乎耗尽了产妇的所有能量,加上随之而来的生理改变,使得疲劳而虚弱的妈妈需要更细心的调养才能恢复元气。由于产后调养是从分娩后的那一刻就开始,因此,住院期间的...,以下是完整【产妇虚弱如何在院产后恢复】原文:

  •   生产的过程几乎耗尽了产妇的所有能量,加上随之而来的心理改动,使得疲惫而衰弱的妈妈需求更仔细的保养才干恢复元气。因为产后保养是从分娩后的那一刻就开始,因而,住院时期的心理照料便显得格外重要。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此时,产妇能够理解本人的心理情况,掌握一些自我照料或合营医护人员的小技巧,便能极大晋升产后疗养的品质

      ·天然产

      产后心理变更有许多,在天然产方面,需求特殊照料的有恶露、排便感染胀奶产后痛与下床晕眩等。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一、恶露产后从阴道内排出的液体称为恶露,它是胎盘的内膜组织,属于产后正常的现象,约继续4~6周。因时间的不同,恶露的量和成分也会改动,医护人员往往是察看恶露的性质、气息、量及继续时间,来理解子宫恢复状况及产妇有无感染。假如血性恶露继续2周以上、量多或恶露继续时间长且为脓性、有臭味,就是子宫腔内遭到感染;假如伴有大量出血,子宫大而软,则显示子宫可能恢复不良。此外,恶露量也会由于用力或喂哺母乳而添加,或是服用大量的生化汤,招致大出血状况。万一产妇有恶露量太多(半个小时浸湿2片卫生垫)、血块太大或血流不止等情况,就必需通知医护人员,以免产生风险。正常的恶露排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血性恶露:产后1~3天呈现,量多、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粘液及坏死的内膜组织,有血腥味。

      2、浆性恶露:产后4~10天呈现,随着子宫内膜的修复,出血量逐步减少,色彩转为暗红色与棕红之间,子宫颈粘液相对增多,且含坏死蜕膜组织及阴道分泌物和细菌、无味。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3、白恶露:产后1~2礼拜,恶露改变为白色或淡黄色,量更少,早上的排出量较晚上多,通常继续3周左右中止。

      ●护理提案

      1、多用环形方向按摩腹部子宫位置,让恶露能够顺遂排出。

      2、大小便后用温水冲刷会阴,擦拭时务必记住由前去后擦拭或直接按压拭干,勿往返擦拭。

      3、冲刷时水流不可太强或过于用力冲刷,不然会招致维护膜决裂,建议可以采取卫生护垫,不宜用棉球,刚开始约1小时改换一次,之后2~3小时改换即可。改换卫生棉时,由前向后拿掉,以防细菌污染阴道。

      4、手不要直接碰触会阴部位,以免感染。

      5、食用猪肝、甜点均有助排出恶露。

      二、排尿正常状况下,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会排尿。别的,因为利尿作用,在产后12~24小时排尿会大为添加。假如4小时后仍没有排尿,就必需请医护人员协助处理,由于尿液滞留会进步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且胀满的膀胱也可能使子宫移位,波及子宫收缩,甚至招致子宫出血。产后排尿不顺的缘由首要有两种:一是由于膀胱、尿道因生产而受伤、水肿,产妇无法感觉膀胱满了;另一个缘由则是会阴伤口痛苦悲伤及腹内压减少,招致产后小便艰苦或解不洁净的感觉。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护理提案

      1、为了刺激排尿以及防止使用导尿管,应当每15~20分钟收缩和放松骨盆肌肉5次。2、下床排尿前,要先吃点东西才干恢复体力,以免昏迷在茅厕。

      3、上茅厕的时间假如较长,站起来的时候举措要慢,不要忽然站起来。

      4、假如使用导尿管,产褥垫要常常改换,约3~4小时改换一次,同时清洗会阴部。

      5、多喝水,多吃蔬菜生果、高纤维食物。

      三、排便妈妈们应当在产后2~3天内排便,然则因为黄体素波及肠肌松懈,或是腹内压力减小,许多人产后第一次排便的时间往往会延后,尤其是由于预备分娩而没有正常饮食时,更轻易招致排便不顺。

      ●护理提案

      1、为了防止排便时用力过度,应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虚弱 产妇 产后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