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教师家做客,无意中看见教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在蠢笨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翻开卧室的门,可怎样也插欠好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教师阻拦。教师说,让他本人先犯些“毛病”吧,揣摩一会总能把门翻开,如此他就再也不会遗忘这门是如何翻开的!果真,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如愿以偿。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孩子的毛病大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需予以立刻改正的,如乱丢渣滓,不讲整洁,欺负弱小等,一旦听任,以后就难以拾掇。而另一种,即孩子能够自行改正,主如果若何顺应日常生活的那一类,倒是应当允许其犯毛病的,如前例所述。孩子不断“犯毛病”的过程原本正是不断矫正毛病、完美办法的过程,假设不给予这类机会,随便地帮他翻开门,非但剥夺了孩子追求正确“开门”办法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气依赖父母。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我的女儿有一次因好奇心发作,想“鉴定”一下瓷碗究竟会不会破裂,竟当着我的面拿了一只往地上摔。面临满地的碎片,她自知犯了“毛病”,认为将蒙受我的训斥和处分。但我只是要她本人扫去碎片,让她记住瓷器易碎的知识。后来女儿从易碎的瓷器延长联想到同样易碎的玻璃杯、镜子、瓶子、眼镜等,自觉地学会维护和使用这类物品,再也没有摔碎过任何东西。我想,那一只被女儿成心摔碎的碗还长短常值得的。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