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职场孕妇的不适与危险,许多女性在怀孕期间也必须兼顾工作,但由于怀孕所带来的诸多改变及不便,往往让职场孕妈咪们难以调适?工作环境的危险我们如何远离?1、清除孕期身体不适感生理改变是必经过程...,以下是完整【职场孕妇的不适与危险】原文:

  • 许多女性怀孕期间也必须兼顾工作,但由于怀孕所带来的诸多改变及不便,往往让职场孕妈咪们难以调适?工作环境的危险我们如何远离

    1、清除孕期身体不适感

    生理改变是必经过程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怀孕前3个月是整个孕期中最让孕妈咪难过的时期了,从害喜、胸部涨痛、全身无力、频尿、腹胀情绪起伏不定,都是从未经历过的生理变化。此外,怀孕期间因为荷尔蒙改变,也会造成味觉改变,很多食物食而无味,甚至觉得不好吃,且半点异味都无法忍受,一闻到异味就想冲去洗手间狂吐不已。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好不容易熬过前3个月,孕妈咪终于不再像瞌睡虫,也不会吐到头昏眼花,但却又经常出现牙龈发炎出血腰酸背痛胃酸逆流而觉得烧心、便秘静脉曲张、双脚抽筋肿胀,甚至会觉得自己是庞然大物,无论走到哪都觉得空间狭小,老是兴起回家休息不上班的念头。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上述的情形,相信许多职场孕妈咪都能感同身受。其实,这些生理变化都是正常现象,也是怀孕必经的过程,因此,孕妈咪应该对孕期的生理变化有更多了解,才能顺利面对,以下就提供您一些有助于缓和孕期不适感的小撇步。

    牙龈出血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有4成以上的孕妈咪经历牙龈发炎出血,建议平时应该多漱口,并使用牙线以保持口腔清洁。

    胃酸逆流

    有3~5成的孕妈咪经历这种不适,且随着周数增加,发生机率也会逐渐上升。建议可藉由少量多餐、睡前3小时尽量不进食、枕头垫高或使用少量制酸剂等方式加以改善(并非每一种制酸剂都适合孕妈咪,必须先咨询医师后再使用)。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便秘

    妈咪的肠蠕动会变差,所以经常会造成便秘,孕妈咪应该多增加饮食中的纤维量,如:糙米、带皮水果、香蕉、新鲜蔬菜或其它多渣食物等,以刺激肠胃蠕动,增强排便动力,且多喝开水(每天最少8杯),使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助于排便。另外,多吃富含维他命B群的食物或服用维他命B群补充剂,也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肠胃道正常蠕动。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也很重要,即使没便意也最好坚持蹲坐5~10分钟,或是在平时适当增加一些体能活动。如果便秘情形很严重而无法改善时,也可借助一些软便药物(必须先洽询医师再使用)。

    害喜

    避免外在的刺激,如:通风不良、异味过热、潮湿、吵闹的环境进食后可刷牙去除口腔异味,且饭后不要立即休息,最好稍微走动一下,促进肠蠕动。此外,不要等到很饿才进食,建议少量多餐,同时避免太甜或太刺激的饮食,而饭后饮料可选择薄荷茶、姜茶白开水加一片柠檬,运用食材的天然香味,帮助改善症状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腰痛

    妈咪由于腹部负担增加,造成腰椎角度改变,腰椎前凸便容易造成腰痛,建议可掌握一些技巧,帮助缓解症状。例如:鞋跟改穿低一点、需要提重物时请他人协助、改睡稍微硬一点的床以增加对腰部的支撑力、尽量保持挺腰屈膝的姿势捡东西、使用有靠背的椅子或使用小抱枕垫腰、热敷或轻轻按摩、控制体重以减少关节负荷、久坐或久站时要记得定时改变姿势或休息。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耻骨部位疼痛

    怀孕有可能造成关节松弛,部分孕妈咪经历耻骨部位疼痛的状况,尤其在走动时疼痛更会加剧,建议此时最好减少走动,多卧床休息并采侧卧。

    2、孕妇如何在忙碌工作中摆脱危险?

    忙碌之余别忘记适度休息

    基本上,怀孕后继续上班绝对没有问题,孕妈咪其实不需要因为怀孕就让自己整天闷在家里,只要工作不超时且维持适当的工作负荷量,孕妈咪也可以尽情在职场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根据统计,从事劳力工作者(需要提或搬运重物)、长期站立(一天持续站立超过3小时)、需轮值夜班、工作时间长或工作压力大的孕妈咪,较容易出现早产新生儿体重偏低的问题,因此,孕妈咪在工作忙碌之余,别忘了下列的注意事项: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1)、工作期间要多摄取水分,尤其是在高温环境工作者。

    2)、每隔1~2小时请先放下手边工作,活动一下。

    3)、连续工作4~5小时后,抽空瞇一下或闭目养神15分钟。

    注意:

    必须减少工作量的情况

    当孕妈咪有下列情况时,为了确保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应该适度减少工作量: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1)、阴道出血

    2)、羊水过多。

    3)、多胞胎。

    4)、尚未足月,但产检时发现有早产迹象。

    5)、胎儿过小。

    6)、出现前置胎盘

    7)、前胎早产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8)、有妊娠高血压

    9)、本身有需要定期追踪与服用药物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

    3、如何远离工作环境毒物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有些工作环境对孕妈咪来说并不友善,会导致孕妈咪在无形中暴露于许多有害物质下,如:金属、化学物质、清洁剂药物,甚至是感染源。

    必须提醒的是,若孕妈咪会长时间暴露在金属物质(常见于制造牙科用填补材料、防霉剂、防腐剂、制作灯泡或金属的地点)、清洁溶剂、制药、处理化疗药物辐射感染者,应该做好防范措施,如戴上手套、口罩或任何必要的防备工具,以减少直接接触到有害物质的机率;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当工作结束之后,在碰触其它物品或吃东西前应该先洗手

    另外一项容易被忽略环境危机就是热,像是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长时间接触热源者(如陶艺工作者),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证据发现高温环境会直接对胎儿造成何种影响,但仍会建议孕妈咪不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为宜。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4、如何减少上下班的危险?

    搭乘交通工具有技巧

    对于必须在外四处奔波的孕妈咪来说,基本上除了不建议搭乘机车、脚踏车等交通工具之外,其它如汽车、公交车、捷运、火车,皆可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随着怀孕周数增加,孕妈咪身体灵活度大不如前,建议此时可尽量减少搭乘公交车(较常出现紧急煞车的情形),改搭地铁或自行开车。如果担心搭乘交通工具会太过拥挤,建议不妨早一点出门,以避开上班人潮;若自己不会开车,可试着召集邻居或住附近的同事共乘,既节省开支也多了同伴相陪,不用担心上下班途中突然身体不适而找不到人帮忙。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提醒: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自行开车的孕妈咪务必要系上安全带安全带的肩带部分应经过锁骨中段、乳房之间,再经过腹部外侧加以固定;而腰带部分则要置于下腹部,以免压迫到子宫bbcms.net转载自网络

    5、改掉职场女性两大坏习惯

    Q1:怀孕后该戒咖啡吗?

    许多职场女性因为工作压力或习惯问题,常会在工作时间来杯咖啡,一旦怀孕后就深感困扰,不知道是否要戒掉咖啡的习惯?其实,由于咖啡和茶都含有咖啡因,建议怀孕期间最好减少饮用,甚至不喝最好;但如果真的一时无法戒除,建议每天摄取咖啡因的浓度不可高于300mg。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爱喝咖啡的孕妈咪参考:

    【现煮咖啡

    1.红色标示:咖啡因含量为200~300mg或300mg以上。

    2.黄色标示:咖啡因含量为100~200mg。

    3.绿色标示:咖啡因含量为100mg以下。

    【包装饮料

    1.所含咖啡因高于或等于20mg/100ml(每100毫升含20毫克咖啡因)者,其咖啡因含量以每100毫升所含咖啡因之毫克数为标示方式。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2.所含咖啡因低于20mg/100ml者,其咖啡因含量以20mg/100ml以下标示。

    3.冲泡式的速溶小包装咖啡产品,其咖啡因含量以每一份量所含咖啡因总量(毫克)为标示方法。

    4.咖啡、茶及可可等饮料,所含咖啡因低于2mg/100ml者,得以低咖啡因标示。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Q2:孕妈咪一定要戒烟吗?

    近年来,女性抽烟人口逐渐上升,以致怀孕后有抽烟的孕妈咪也随之增加。根据研究显示,孕妈咪抽烟长期吸二手烟,容易造成流产、早期破水早产(机率高出1.3~2.5倍)、胎盘早期剥离、新生儿低体重(机率高出1.5~3.5倍)、新生儿猝死症等问题,且孕妈咪吸入的烟量与其造成的伤害也呈正比。因此,孕妈咪应该避免抽烟,如果工作场合有人抽烟或有设置特定抽烟空间,孕妈咪也应该尽量远离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洗手间 荷尔蒙 孕妇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