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是诊断不孕症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报道不孕妇女中有 15% ~ 30% 是由于宫颈及其分泌物的异常致使其不能受孕。然而,在经正确诊断的不孕妇女中,宫颈及其分泌物异常的真正发生率很可能不超过 10% 。
在性交过程中,一旦射精,则宫颈和阴道后穹窿内可有 0.5亿 ~ 5亿个精子。人类精液射出后立即凝固,以致使大部分精子均陷于其中,一直到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引起液化。射精后最初一部分精液,其精子浓度最高(在人类约占 75% )。在良好的条件下精子可迅速穿透宫颈黏液,进入宫腔。
阴道分泌物通常呈酸性,pH 值为 3~ 5。但宫颈分泌物覆盖在阴道上段及其穹窿,并可明显增加阴道内环境的 pH 值,从而为精子提供合适的环境并可明显增进其活动力,延长其存活时间。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精浆呈碱性,对阴道环境也起着缓冲作用,并改变阴道的 pH 值,从而使精子顺利地从精液转运到宫颈黏液。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人类精子具有内在活动力,这个特性对精子穿透宫颈黏液上行继而授精是必需的。尚无证据表明非活动精子或死精子能穿透宫颈黏液和使卵子受精。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据报道人类精液检验若相隔较长时间,则有非常大的差异。禁欲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不同对象间及对象自身的精子质量,故应作记录并应标准化。建议在每次试验前禁欲 2~ 3d。判定某个对象的精子概貌,其可靠方法是该对象应至少提供 3次标本,每次应相隔 1周以上。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宫颈黏液的评估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宫颈黏液的性状极大地影响其对于精子的可接受性。因此在进行性交后试验之前必须先准确评估宫颈黏液。排卵前的宫颈黏液易于精子穿透,是一种量较多、稀薄、透明、无细胞的碱性液体。此时,宫颈黏液的羊齿状结晶呈 4+ ,并具有很高的成丝现象(或称拉丝度)。为了客观地评价宫颈黏液特性,Moghissi设计了一个评分系统,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专题组的认可。这个评分系统考虑了宫颈黏液影响精子穿透、存活、运行的 5个主要特性:黏液量、拉丝度、羊齿状结晶、黏稠度以及黏液的细胞构成。每个指标可分成 0~ 3 分 4 个等级,3分表示最适宜的状态,故总分最高为 15 分,提示属易于精子穿透的排卵前宫颈黏液;若评分低于 10分,则提示宫颈分泌物相对欠佳;若低于 5 分提示宫颈黏液性状甚差,通常精子不易穿透。Insler及其同事也设计了宫颈评分系统,主要为了监测排卵时间。在这个系统,主要对宫颈黏液量、拉丝度、形成羊齿状结晶能力及宫颈口外观进行评估。除了宫颈口情况外都给予 4个等级评分(0~ 3),宫颈口给予 3个等级评分(0,2和 3)。宫颈总分是各项评分之和。在接近排卵时,可望获得 10~ 12分。这个系统更适合于监测宫颈对促排卵药物如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的反应,而不宜用于评价精子与宫颈黏液的相互作用。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