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自然产产后护理知识,自然产产后护理知识产后的生理变化有很多,在自然产方面,需要特别照顾的有恶露、排便、感染、胀奶、产后痛与下床晕眩等。一、恶露约持续4~6周。如果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以下是完整【自然产产后护理知识】原文:

  •   天然产产后护理知识

      产后心理变更有许多,在天然产方面,需求特殊照料的有恶露、排便感染胀奶产后痛与下床晕眩等。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一、恶露

      约继续4~6周。假如血性恶露继续2周以上、量多或脓性、有臭味,就是子宫腔内遭到感染;假如伴有大量出血子宫大而软,则显示子宫可能恢复不良。此外,恶露量也会由于用力或喂哺母乳而添加,或是服用大量的生化汤,招致大出血状况。万一产妇有恶露量太多(半个小时浸湿2片卫生垫)、血块太大或血流不止等情况,就必需通知医护人员,以免产生风险。正常的恶露排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1、血性恶露:产后1~3天呈现,量多、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粘液及坏死的内膜组织,有血腥味。

      2、浆性恶露:产后4~10天呈现,随着子宫内膜的修复,出血量逐步减少,色彩转为暗红色与棕红之间,子宫颈粘液相对增多,且含坏死蜕膜组织及阴道分泌物和细菌、无味。

      3、白恶露:产后1~2礼拜,恶露改变为白色或淡黄色,量更少,早上的排出量较晚上多,通常继续3周左右中止。

      护理提案

      1、多用环形方向按摩腹部子宫位置,让恶露能够顺遂排出。

      2、大小便后用温水冲刷会阴,擦拭时务必记住由前去后擦拭或直接按压拭干,勿往返擦拭。

      3、冲刷时水流不可太强或过于用力冲刷,不然会招致维护膜决裂,建议可以采取卫生护垫,不宜用棉球,刚开始约1小时改换一次,之后2~3小时改换即可。改换卫生棉时,由前向后拿掉,以防细菌污染阴道。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4、手不要直接碰触会阴部位,以免感染。

      5、食用猪肝、甜点均有助排出恶露。

      6、服用三七粉,活血化淤,更重要的是协助收缩骨盆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二、排尿

      正常状况下,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会排尿。别的,因为利尿作用,在产后12~24小时排尿会大为添加。假如4小时后仍没有排尿,就必需请医护人员协助处理,由于尿液滞留会进步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且胀满的膀胱也可能使子宫移位,波及子宫收缩,甚至招致子宫出血。产后排尿不顺的缘由首要有两种:一是由于膀胱、尿道因生产而受伤、水肿,产妇无法感觉膀胱满了;另一个缘由则是会阴伤口痛苦悲伤及腹内压减少,招致产后小便艰苦或解不洁净的感觉。

      护理提案

      1、为了刺激排尿以及防止使用导尿管,应当每15~20分钟收缩和放松骨盆肌肉5次。

      2、下床排尿前,要先吃点东西才干恢复体力,以免昏迷在茅厕。

      3、上茅厕的时间假如较长,站起来的时候举措要慢,不要忽然站起来。

      4、假如使用导尿管,产褥垫要常常改换,约3~4小时改换一次,同时清洗会阴部。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5、适量喝水,蔬菜生果、高纤维食物。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三、排便

      妈妈们应当在产后2~3天内排便,然则因为黄体素波及肠肌松懈,或是腹内压力减小,许多人产后第一次排便的时间往往会延后,尤其是由于预备分娩而没有正常饮食时,更轻易招致排便不顺。

      护理提案

      1、为了防止排便时用力过度,应当适量喝水、新鲜生果,有条件的话,吃全麦或糙米食物。

      2、常下床行走可协助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3、防止忍便,或延迟排便的时间,以免招致便秘。

      4、防止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5、防止油腻的食物。

      6、假如有便秘状况,可按大夫指示使用口服轻泻剂或软便剂。

      7、排便之后,使用清水由前去后清洗洁净。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四、感染

      产后感染的缘由除了母亲身体因产前贫血、养分不良或先天体质衰弱等要素外,首要还是由于在生产过程当中,产道、会阴伤口遭到感染以及失血所招致,也有可能由于泌尿道或乳腺发炎等,非生产直接招致的发烧感染。假如是会阴、阴道感染,患者除了会作冷或发烧之外,患部会有红肿、热痛,会阴缝合处可能呈现脓性分泌物。

      假如是子宫内膜炎,患者除了会有子宫压迫所招致之痛苦悲伤感外,还会继续呈现血性恶露和分泌物。假如是骨盆腔、蜂窝组织炎,病人除了在下股与阴道会有压痛外,阴道内侧有肿块,子宫会因附近的韧带、组织发炎、肿胀;产妇如有乳腺炎,会发生胀奶、发烧的状况;假如产妇感染泌尿道炎、肾盂肾炎,常会由于伤口痛苦悲伤而不敢小便而惹起小便痛苦悲伤、频尿、血尿等不适。

      护理提案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1、注意伤口干净,清洗会阴部时,可以在水中加碘。

      2、常下床行走可协助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3、产后24小时后即可以用热水坐浴,协助血液轮回。办法是预备一个洗澡盆,放半盆水,坐泡在水中,天天3~4次,一次约10~15分钟,泡至伤口愈合为止;浸泡前后要先清洗会阴。

      4、假如有感染的话,要以淋浴的方法洗澡。

      5、有尿意就立即排出,以免憋尿加重感染。

      6、霉菌性医治:妇用冲刷器,1%聚维酮碘溶液,用纯洁水稀释10倍,做冲刷。冲刷后再放置达克宁栓或凯妮汀。外部搔痒可用:克霉唑软膏 + 新霉素氟轻松乳膏 ( 两者混杂)涂抹。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五、胀奶

      从受孕五六个月开始,怀孕的妇女的乳腺细胞已完成增生,很多怀孕的妇女的乳头上开始呈现乳痂,那是乳汁溢出残留在乳头上的后果。产妇会在产后第三天左右开始分泌乳汁,乳房在分泌乳汁之前,会比较肿胀丰满而有繁重下垂的感觉,假如婴儿吸吮乳头或乳房稍加挤压,乳汁即会流出,假如一开始就哺喂母乳,很少会有胀奶的状况,然则假如宝宝不喝母乳或吸得不够,妈妈就会有胀奶的困扰。

      护理提案

      1、假如胀奶严峻,乳头变硬,每次喂奶前应先热敷、按摩乳头,挤出一些奶水,使乳晕周围较柔嫩,便利宝宝吸吮。

      2、宝宝假如有喝奶状况不睬想,那是由于妈妈哺喂的姿势欠妥,应当让他含住全部乳晕,而不是只要乳头的部份。

      3、假如哺喂母乳后,仍感觉乳房胀痛,非常不适,可以使用挤奶器挤出过多的乳汁,避免过度肿胀。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4、在两餐喂奶间隔时间,可以用冷敷或冰敷来减轻痛苦悲伤。

      5、假如无法直接哺喂宝宝,应当将奶水挤出,保持泌乳功能。

      6、假如发现有乳头破皮或起水泡,可在伤口涂抹乳汁,坚持干燥并调整喂乳姿势,以免再受伤;如破皮严峻,可停喂一两餐,但要挤出乳汁。

      7、假如宝宝吃的较频仍且又临时不在身边,挤奶的次数就要更多,才不会胀奶,挤奶的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越4小时。

      8、要退奶的产妇应少吃鱼、汤汁,减少水分摄取,并可穿紧一点的胸罩,以免胀奶。

      9、若不能母乳豢养,可以用冰敷,并服用大夫吩咐的止痛剂,或服用韭菜、麦芽水,不可再按摩、刺激乳房。

      六、产后痛

      生产后第一皇帝宫保持在脐部高度,然后天天降低一横指,10~14皇帝宫会答复到骨盆内的位置,4~6礼拜答复到正常体积。产后腹部像抽筋般地痛苦悲伤(尤其是喂哺宝宝母乳的时候),可能是“产后痛”,主如果由于子宫收缩,使子宫能正常降低到骨盆内所导致的。经产妇比初产妇更轻易有产后痛,子宫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多胞胎等也会加重产后痛,喂哺母乳者因婴儿吸吮会使体内释出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加重产后痛,不过4~7天这种痛苦悲伤会天然消失。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护理提案

      1、今朝产妇住院时期所开的药物,大多已包含子宫收缩剂在内,因而,不宜同时服用生化汤,免得子宫收缩过强招致产后痛。

      2、采取侧睡,防止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减少该部位的痛苦悲伤,坐时臀部垫个坐垫也会有协助。

      3、假如是天然分娩,可以在肚脐下方触摸到一个硬块就是子宫的位置,最好在产后前10天,就用手掌略微施力作环形按摩,不断到感觉该部位变硬即可,假如子宫收缩、痛苦悲伤厉害时,应临时中止按摩,并用俯卧姿势来减轻痛苦悲伤。

      4、若是依然感觉痛苦悲伤不舒适,波及到歇息及睡眠,应告诉医护人员。

      5、必要时可以用平和的沉着剂止痛。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七、下床晕眩

      刚生完产应当尽量卧床歇息,除了极少数初产妇,可能会由于产道严峻裂伤而必需卧床24小时外,天然生产的妈妈在产后即可下床活动,但要注意平安。剖腹产产妇在手术后隔天即可下床,但要使用腹带,防止伤口痛苦悲伤,且身边要有人陪同。

      护理提案

      为平安起见,产妇第一次下床,应有家眷或护理人员陪同协助,下床前先在床头坐5分钟,肯定没有不舒适再起身。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知识 产后 护理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