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儿童对零食需分类选择,特别关注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零食,原来也是有营养的,对人体也是有益的。上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预计将在9月公布的《中国儿...,以下是完整【儿童对零食需分类选择】原文:

  • 特别关注

    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零食,原来也是有营养的,对人体也是有益的。上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安全所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预计将在9月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首次为“零食”正名。营养专家指出,儿童通过合理适当吃零食,可以补充一日三餐中缺少的微量元素。据悉,该《指南》零食分为十大类,按“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个级别来推荐,下个月该指南将正式颁布。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据了解,零食在我国儿童青少年日常饮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根据调查,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呈总体上上升趋势,尤其在2000年至2004年增长迅速。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零食消费率为35.1%,其中城市55.7%,农村29.6%。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所进行的一项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60%以上的3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都吃零食营养专家指出,零食可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定量的能量营养素,我国3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占7.7%,膳食纤维18.2%,维生素C17.9%,钙9.9%,维生素E9.7%。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据介绍,该《指南》分别对“3岁至5岁儿童”、“6岁至12岁儿童”、“13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三个阶段的零食消费提出指导意见,同时将零食分为了十大类,按“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来推荐。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谷类零食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品类:煮玉米、无糖或低糖燕麦片、全麦饼干、无糖或低糖全麦面包等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消费指导:可以经常食用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理由:它们都属于低脂、低盐、低糖的食品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品类:月饼蛋糕及甜点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消费指导:适当食用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理由:添加了中等量的脂肪、盐和糖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品类: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消费指导:限制食用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理由:含有较高脂肪、盐及糖。尤其是膨化食品,更是高油、高能量、高盐、高糖、高味精集于一身,长期大量食用会造成营养不足和脂肪积累。如果在饭前吃,还易造成饱胀感,影响正常进餐,而其中含有的铅,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肉类、蛋类零食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品类:水煮蛋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消费指导:可以经常食用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理由:这一类零食里是低脂、低盐、低糖,天然又极少加工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品类:牛肉干松花蛋火腿肠、肉脯、卤蛋、鱼片等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消费指导:适当食用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理由:这些零食虽然也有营养,但多数都是熏制及酱卤出来的,含有大量的食用油、盐、糖、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并在制作中损失了很多营养成分,还添加了少量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因此过量或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提示:炸鸡块、炸鸡翅等主要成分为高脂肪和高盐,缺乏人体需要的其他营养素,被列为“限制食用”的级别,专家提醒家长,尽量少给小朋友吃这类零食,以免增加孩子肥胖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本文关键字:选择,分类,儿童,零食,食用,营养,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零食 疾病预防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