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小儿汗症食疗方(上),小儿汗症食疗方(上)小儿汗症的饮食宜忌汗症类型虽有几种,但主要分气虚及阴虚二类,阴虚者阴液不足,虚火上扰以盗汗为主,治之应以滋润养阴降火之品为主,水足火降,汗可止,...,以下是完整【小儿汗症食疗方(上)】原文:

  • 小儿汗症食疗方(上)

    小儿汗症的饮食宜忌

    汗症类型虽有几种,但主要分气虚及阴虚二类,阴虚者阴液不足,虚火上扰以盗汗为主,治之应以滋润养阴降火之品为主,水足火降,汗可止,故平时应少吃辛热煎炒上火之食物,可防更伤阴津,加重病情;阳气虚者,气不足,肌表疏松,阴液不守而以自汗为主,故治之应以补气健脾为主,使气足表固汗自止。此类病人平时勿过食寒凉生冷食物,以免更伤气分,表更虚,自汗更甚。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小儿汗症怎样食疗

    小儿为腠理疏薄,在入睡时常微出汗,此乃生理现象,非病态小儿汗症,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时),全身或某个部位出汗很多,或大汗淋漓为主的一种症候。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小儿汗症,多发生在2~6岁体质较虚弱的儿童,故又常称“虚汗”。其中睡中出汗,醒时止者,称为“盗汗”,不分寤寐,无故出汗者为“自汗”。一般临床所见阴虚者多见盗汗,气虚者多见自汗。但小儿不论盗汗、自汗多由表虚不固,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等引起,且常自汗、盗汗同时并见,同时兼见其他全身症状。如表虚不固者,以自汗为主,汗后乏力神疲,胃冷,平时易感冒,面白唇淡肢冷。舌苔薄白,脉细弱。如气阴二虚引起者,以盗汗为主,常伴自汗,汗出较多。其中偏阴虚者,常兼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哭闹,少眠;偏气虚者,易伴脱肛、泄泻等。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治法:补气固表,调和营卫,益气养阴止汗。

    (1)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2)黄芪瘦肉汤: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3)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4)浮小麦羊肚汤: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一天内分次吃完。连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对虚汗均有效。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5)泥鳅汤:泥鳅100克左右,温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肠洗净,用油煎至黄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钟,盐调味,一天内分次吃完。(幼儿可饮汤不吃泥鳅,以免骨鲠)。连吃3~5天,对虚汗有效。

    (6)乌豆煲塘虱:乌豆60克,塘虱鱼2~4条,挖去颈花(双侧)及肠脏后,用瓦锅文火文熟,食盐调味。一天内分次吃完,连服3~5次。对自汗盗汗有效。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7)炒豆腐皮豆腐皮一张,洗净,以温水泡发后切丝,用素油炒,以葱盐调味,食之。每天一次,不限疗程,常食之有养胃敛汗之功,对虚汗有效。

    (8)冬虫草炖老鸭:每次用老雄鸭一只,去毛和内脏,洗净,冬虫草10~15克,放鸭腹内,加清水适量,用瓦蛊沸水炖1小时,调味分多次食之。对自汗盗汗身体虚弱者有效。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本文关键字:食疗,qr,op,st,uv,wx,mn,kl,ab,%.,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疗方 小儿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