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夏季腹泻家庭护理要点,每年的6、7、8月份,是夏季腹泻发生的高峰期,发病原因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掌握治疗夏季腹泻的要点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以下是完整【夏季腹泻家庭护理要点】原文:

  • 每年的6、7、8月份,是夏季腹泻发生的高峰期,发病原因主要是致病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引起的。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掌握治疗季腹泻的要点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坚持母乳喂养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母乳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宝宝消化和吸收。母乳喂养宝宝治疗预防都有好处,所以夏天不宜断奶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滥用抗菌药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宝宝腹泻时,妈妈最好带宝宝到医院做对症治疗,不擅自给宝宝滥服药物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反而会杀死肠道内的“好”细菌,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不宜禁食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别以为拉肚子就该饿着,用饥饿疗法来治腹泻其实是错误的。长时间的饥饿,会使宝宝营养摄取不足,使免疫力下降,不仅不利于病情好转,反而可能造成反复感染、合并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如果宝宝没有呕吐,就不必禁食,给宝宝吃些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易于消化的粥、稀面糊等,少量多次。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重视补液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宝宝腹泻时不但会脱水,还会损失电解质,因此,补液至关重要。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最合适的液体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按说明饮用。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你也可以给宝宝制作“米汤电解质口服液”。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具体方法是: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一啤酒瓶盖的一半),按每公斤体重服用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另外,给宝宝喝你自己配置的口服补液也是个好方法哦。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具体方法是:取氯化钠0.35克,碳酸氢钠0.25克,葡萄糖2克,服用前用温开水100毫升溶解。2岁以下的宝宝,每次腹泻后口服50~100毫升,每日不少于500毫升;2岁以上的宝宝,每次腹泻后口服100~200毫升,每日应达1000毫升左右。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腹泻宝宝的食疗方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苹果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若宝宝超过1岁,就可以吃苹果泥。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糯米苍白术粥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胡萝卜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扁豆薏米仁山药粥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蛋黄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将若干个鸡蛋煮熟,去白取黄。把蛋黄置于小锅内,加热翻炒,蛋黄逐渐变焦、变黑,最后渗出蛋黄油,除渣后让宝宝服用。两岁以内的宝宝每日服5毫升,不拘时间,其余年龄可根据情况酌情增减。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本文关键字:要点,护理,家庭,夏季,宝宝,腹泻,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大肠杆菌 腹泻 消化酶 夏季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