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教育,说还是不说?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培养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死亡教育,说还是不说?,死亡教育,是通过直面死亡问题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让儿童尊重和爱护生命。面对死亡问题,从5岁到95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答,从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等不同...,以下是完整【死亡教育,说还是不说?】原文:

  • 死亡教育,是通过直面死亡问题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让儿童尊重和爱护生命。面对死亡问题,从5岁到95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答,从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等不同的视角看也有不同的答案。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难以获得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当下的人生感受一样,是非常个体化的。对于年幼的宝宝,死要怎么说出口呢?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死亡教育大家谈

    家长被5-6岁的孩子问及什么是死亡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其实儿童和成人一样,也会面对困扰和心理紧张。一套名为比比和朋友的教育方案将于明年在上海31所幼儿园进行试点。整个方案围绕一只宠物和一群孩子展开,生死这种人生大命题也包括其中。幼儿园引进死亡教育,多数家长难以接受。给孩子提前灌输生死概念,有这个必要吗?你会用何种方式给孩子解释这个问题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死亡不等于GAME OVER

    孙小姐32岁公司职员

    儿子虽只6岁,可他对死亡并不陌生。他的死亡概念完全来自于电脑游戏,他会说,等他死了再过来吃饭,在他眼里死亡并不可怕。虽然习惯了,可我总觉得,应及时纠正他这样的概念,让他知道真正的死亡到底是什么。我也曾想过告诉他什么是死亡,可又怕方法不当会吓着他。如果幼儿园里能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来告诉他们,我觉得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难题就有人帮我解决了。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生死教育不用刻意为之

    王小姐34岁机关办事员

    孩子一定年龄的时候,让其懂得生死这个无法回避的大问题,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可是,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设这样一门课来讲这个问题,我觉得刻意的痕迹太重了,在孩子们还没有这方面心理准备的时候强行灌输这样的理念,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带来不可承受之重。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在生活里,接触到生死的机会也不少,比如孩子精心喂养的小兔子死了,比如他正好看到了小区里有人故去。在这种已经发生的事实面前,适时地告诉他什么是死亡,我想他可能更能接受。如果在幼儿园里开设这样一门课,在假设的前提之下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恐惧。如果不是身边有这样的例子,5-6岁的孩子可能根本无法体会什么是死亡,带去墓地给予其死亡教育,哪怕是烈士陵园,孩子们可能都无法理解。在那种情况下,孩子们反而会发挥他们的想象,死亡在他们的脑海里到底成了什么样,我们便无从知晓了。只记得自己小时候对死亡是非常恐惧的,我不想给孩子带来同样的困惑和思想负担。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死亡教育的原则

    专家看来,不论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死亡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当遵循以下两点。

    一、死亡是很自然的。我想,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肯定不是让孩子死亡产生恐惧、产生心理阴影,而是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让他们以平常心坦然面对死亡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二、死亡是很突然的。正常来说,死亡是在我们生命机能用尽的时候。可是,在生活中,非正常死亡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其实无法知道,身边的人会在何时何地离我们而去。

    很显然,在死亡电脑游戏轻巧化的今天,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是很必要的。但是,但愿死亡教育能够少一些噱头和作秀,对一些国外的做法如让孩子到敬老院进行临终关怀,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而不是仅仅学点花哨的表皮,因为引导很难、误导却很轻松。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宝宝死亡认知特点

    心理学研究来看,年幼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一般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1、分离的阶段:0~3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身体接触最重要。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2、结构性阶段:3~6岁,学龄前的儿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这个年龄段小孩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术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会导致某人死亡。儿童还会将死亡与老年相联,但不确定什么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儿童从成人那儿得到相关死亡讯息,一般儿童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持续性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死亡观初步形成。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此后便是6~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死亡观。由此,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孩子眼中的生命现象是这样的

    孩子对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现象,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下面的情景就展现出他面对生命现象时的不同表现:

    情景1:2岁3个月大的乒乒与父亲玩枪战游戏,只见双方拿出手枪瞄向对方,嘴巴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只见乒乒倒下来,眼睛闭上,妈妈问乒乒:你怎么了? 乒乒笑眯眯地说:我阵亡了!接着,马上翻个身又站起来,展开另一次枪战。就这样,发出啪、啪声、倒下来、我阵亡了、站起来、再发出啪、啪声,这场亲子枪击战笑声不断。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专家解析:在男孩心目中,玩战争游戏死亡是一个必要环节,这种情况下,当然无需将什么是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凸现出来,而破坏游戏的兴致。

    情景2:有个小男孩,平时喜欢在爸爸身上跳来跳去玩,很调皮。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脏病过世,小男孩非常难过,认为一定是自己太顽皮,害死了爸爸。家人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好求助心理医生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专家解析:这个小男孩面对父亲死亡时表现出的是一种自责心理,这时最好立刻告诉孩子真相,找个跟孩子亲近的人,在孩子感到熟悉而安全环境里亲密地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仍旧被爱,往后也会持续被关怀,降低他的孤独感。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导致了亲人的死亡,没人能预防死亡。亲人要鼓励孩子语言肢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些什么。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情景3:3岁半的丁丁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随后他便从麻雀在干什么开始连珠炮似地提问: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

    专家解析:此时丁丁对死亡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此的恐惧。虽然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但是,丁丁却全然不知,他兴奋地大喊:我们再回到花园去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丁丁展现的是单纯的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热情,这时候配以生动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也许是最适当的。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死亡教育课这样开始

    宝宝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1、说个家族故事

    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头。专家曾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父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2、拿宠物当媒介

    很多宝宝喜欢养宠物宠物寿命短,极易成为小孩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不妨善用机会进行生命教育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孩子死亡的疑问,狗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孩子观赏《狮子王》,当看到小狮子辛巴的爸爸死去,电视机前的孩子会跟着掉泪,其实就是在演练悲伤,学习让情绪有出口。

    3、在游戏中谈生死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儿童理解或面对死亡。这几年,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一开始他非常愤怒,因为爷爷答应带他去钓鱼,却什么也没说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经常感觉刺痛。面对爷爷死亡,布鲁诺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4、从大自然知生死

    孩子体悟四季转换,比如看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选择让孩子种树,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教育 死亡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