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小儿烫伤安全处理,烫伤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常见的是被热汤、滚粥和热水等烫伤。1岁半至5岁的儿童是烫伤的主要患者,在接诊的烫伤患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家长疏忽大意,在给宝宝洗澡时...,以下是完整【小儿烫伤安全处理】原文:

  • 烫伤小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常见的是被热汤、滚粥和热水等烫伤。1岁半至5岁的儿童是烫伤的主要患者,在接诊的烫伤患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家长疏忽大意,在给宝宝洗澡时,操作不当,宝宝自己跑到热水盆里,造成会阴部臀部烫伤。由于部位特殊,不仅伤口愈合时间长,大小便处理不当还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所以家长倒热水、热汤,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应高度警惕,避免一时疏忽大意,给孩子带来巨大伤害。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以往在洗澡过程中烫伤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父母粗心大意,洗澡水调得太热,而家长却觉得合适,结果孩子在盆里呆的时间久了,娇嫩的皮肤被烫得通红,而且有疼痛和灼烧感,虽然这个伤势比较轻,只是皮肤表层受伤,但对小儿来说,已经非常严重。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第二种情况是父母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给儿童洗澡通常是盆浴,1岁半到5岁的宝宝都能自己走路,但对危险却完全没有概念。有些家长在盆里放了热水后,再转身去取凉水勾兑,没有注意到跃跃欲试洗澡宝宝。一转眼宝宝便一屁股坐进了热水盆里。这种情况的烫伤比较严重,因为会阴部臀部烫伤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由于大小便很容易感染伤口,伤口不仅愈合时间长,还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情况严重的还需要植皮。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我们的家长给孩子洗澡很少使用温度计去测试温度,通常就用手试一下,建议家长用手背去试水温,因为手背的皮肤比较敏感,水温在37℃-40℃这个范围手背皮肤不会感觉太烫,而这个温度对宝宝是最安全的。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烫伤急救
    (1)如果发生了Ⅰ度烫伤,出现皮肤潮红,疼痛,可在家处理,受伤后用冷开水冲洗或自来水浸泡或用纱布湿敷,可起到止痛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皮肤破损,以免感染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2)Ⅱ度烫伤损害到了真皮,大约烫伤30分钟后会起水泡。这个时候可先用冷水毛巾敷,但切记不可涂药膏、酱油等,这样容易污染伤口,因为Ⅱ度烧伤创面无菌要求高,即使到了医院首先也要清洁创面。
    总之,除Ⅰ度烫伤可在家处理外,Ⅱ度以上的烫伤应送医院处理。紧急处理时要保持创面清洁,不要乱涂药膏或在创面上覆盖不洁的布类,以免引起继发感染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注意事项
    l)孩子烫伤后如果发烧,局部疼痛加剧、流脓,说明创面已感染发炎,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2)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特别是头部、面部和颈部烫伤,因为随时有可能引起孩子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3)头、面、颈、手、臂等部位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以使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从而保持干燥,并加快创面复原
    烫伤家庭治愈小妙方
    姜汁湿敷
    药物制备: 取鲜生姜去除杂质,洗净擦干,放在容器内捣烂,置于纱布袋里压榨取汁。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用 法 : 用消毒棉签蘸姜汁外涂或以姜汁纱布湿敷患处
    神效当归
    药物制备: 当归、黄腊各1份,香油4份,先放当归于香油中煎枯去渣,入黄腊急搅调匀,将消毒纱布或纺绸浸入膏中,放入无菌瓷盒内冷却备用。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用 法: 取纱布或绸布贴创面,并加敷料包扎。
    蒲公英
    药物制备: 取鲜蒲公英根(不用茎叶)适量,洗净后捣烂取汁,放入消毒的瓷器内,2小时后药汁自然凝成浆糊状。
    用 法: 先将患处洗净,然后将药糊厚厚地涂于患处,一小时后痛减,每日涂药2次,换药时用冷开水洗去前药。
    加味紫黄油
    药物制备: 紫草根、生大黄各15克,放于麻油100克中煎熬后去渣,加入冰片末10克搅匀,装瓶备用。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用 法: 患处先用1%盐水棉球洗净、吸干,然后用棉球蘸油外涂或制成油纱布覆盖,一日3~4次,直至皮肤干燥结痂停药,不要包扎。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大小便 疏忽大意 安全 小儿 烫伤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