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方法满足宝宝口腔期需求

  • 发布时间:2011-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成长发育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3方法满足宝宝口腔期需求,新生宝宝习惯以口腔探索世界,因为口腔是全身神经细胞发展最快的地方。如果口腔期需求得不到满足,日后就可能造成悲观性格,很难对外界建立起信任感,而过度满足则可能导致放纵...,以下是完整【3方法满足宝宝口腔期需求】原文:

  • 新生宝宝习惯以口腔探索世界,因为口腔是全身神经细胞发展最快的地方。如果口腔期需求得不到满足,日后就可能造成悲观性格,很难对外界建立起信任感,而过度满足则可能导致放纵、依赖的性格。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口腔宝宝的发展特性。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TIPS:合理满足很重要

    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中,将0~18个月这段时间称为口腔期。宝宝在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口腔活动获得满足和快乐。如果这个时期的口腔活动受到限制或是过度放纵,就容易造成性格偏差,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在性格上则喜欢唠叨、批评别人、悲观、过分依赖、有洁癖等,这些统统被视为口腔性格的特征。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满足3大需求

    口腔宝宝而言,这一时期生活快感的满足主要来自3方面:口腔快感、消除饥饿快感母亲怀抱的快感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方法1 满足吸吮需求

    通过吸吮的方式,宝宝不仅得到食物,更能获得安全感。在宝宝出生后到1岁半期间,如果父母发现宝宝有这方面的需求,可利用安抚奶嘴来满足。等到宝宝走路之后,环境中的许多新奇事物会转移他对奶嘴注意力,所以无需过分担心戒不掉奶嘴问题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由于探索需求旺盛,凡是能拿到的东西,1岁半以内的宝宝都喜欢往嘴巴里塞,有时不免让父母感到紧张。其实,当宝宝的嘴巴接触到不同软硬、大小及触感的东西时,更能刺激他的感官能力发展,所以一般不要禁止。从更安全的角度去考虑,最好给宝宝布置一个适合探索的环境,把环境中不安全的物品拿走,而宝宝有可能放到口中的玩具也要经常清洗,保持卫生。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方法2 建立饮食习惯

    宝宝开始长牙之后,就要训练辅食辅食咀嚼过程也是在满足宝宝口腔需求。这时需要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固定的用餐时间、不偏食、愿意尝试不同口感的食物、专心进食等。由于咀嚼口腔宝宝满足需求的方式之一,所以吃辅食能协助宝宝顺利过渡到固体食物阶段,会转移他对乳头奶嘴奶瓶的需求,也就不会产生对奶嘴过度依赖而戒不掉的情况。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方法3 不要吝惜拥抱

    许多人认为宝宝一哭就抱并不好,容易养成过分依赖的个性,其实并不是这样。请不要吝惜拥抱宝宝,当他真的需要拥抱时,父母拥抱安抚不但给宝宝带来温暖的关爱,更能增进他对世界的信赖,消除心中的不安全感,对于一生的发展都极为有益!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口腔期3个提醒

    口腔宝宝的表现其实很单纯,就是直接反应身体的需求,但常常因为无法说而造成父母的紧张,所以密切观察相当重要,以下3个提醒请父母多加注意。

    提醒1 根据气质来教养

    面对口腔宝宝,除了要满足其需求外,更要协助他慢慢学会与环境协调、培养耐心。每个宝宝的气质都不同,父母必须视宝宝个性调整教育方式。养育宝宝的过程对父母的耐心与能力是一个巨大考验,如果宝宝无法按照父母想像中的模式发展,那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找出更适合宝宝教育方式!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提醒2 把心态放轻松

    在很多时候,父母都因为不了解宝宝的想法而显得焦虑、不知所措。其实这些心情都会传染宝宝,如果你看见一个总是充满焦虑感的宝宝,那么他的父母通常也是整天愁眉苦脸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在遇到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时,除了多听取大家的意见、翻阅相关资料外,更重要的是将自己放轻松,试着和宝宝做做游戏,看看宝宝喜欢玩什么,那就陪着他尽情玩。玩是宝宝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与学习媒介。

    提醒3 满足需求不会迟到

    口腔期只有短短18个月,有些父母就要问:如果我的宝宝已经过了口腔期,怎么办?的确,宝宝的各项发展都有一个关键期,一旦过了关键期,再去满足前一时期的需求肯定比较辛苦,但是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太慢!说到底,宝宝发展最重要的营养父母的爱,只要父母愿意付出,永远都不会迟到!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神经细胞 口腔 宝宝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