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有什么意义?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血小板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还具有保持血管壁完整性的作用。检查血小板使用的标本同样是末梢血。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含10~30万个血小板。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毒或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当血小板低于5万时常会有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增多见于脾切除后、骨髓增生症、急性出血后、溶血、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此外,在组织损伤、外科手术以及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大失血后,均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如果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增加到100万,则可以引起血栓和出血现象。某些生理因素亦可引起血小板升高,如进餐后、运动后、月经期等。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在血液中分布不太均匀,离心后又易于破坏或聚集成堆,因此,在检查有异常时,应反复检查几次再作定论。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出血时间是指刺破皮肤后,从出血开始到出血自行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凝血时间是指血液流出体外到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两者均与机体止血和凝血有关,但又各有特点。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出血时间的正常值为1~3分钟(纸片法)。出血时间延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毛细血管本身病变,如过敏性紫癜、坏血病等。二是血小板量的减少或功能缺陷,或者量和质均有问题。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脾功能亢进等。因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如血小板无力症、严重的肝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以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凝血时间正常值因测定的方法不同而不同。其中试管法为4~15分钟,玻片法为2~6分钟。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①凝血激活酶形成障碍,如血友病。②凝血酶原不足,如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肝病。③血内抗凝血物质增加,如使用肝素、双香豆素等。凝血时间缩短可导致血栓形成。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上述检查,除用来帮助诊断疾病外,出血时间常用于手术前检查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凝血时间有时被用来监视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应该知道的是,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的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不易做准。凝血时间的测定在凝血机能有轻度缺陷时,结果仍可正常。所以在看结果时应正确理解其意义,必要时予以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