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烧腹泻咳嗽的中医外治法

  • 发布时间:2010-05-2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育婴知识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发烧腹泻咳嗽的中医外治法,孩子高烧不退,试试中药灌肠;孩子腹泻、咳嗽,用中药贴肚脐、脚心或许能好……这就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据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研究外治法多年的黄生副主任医...,以下是完整【发烧腹泻咳嗽的中医外治法】原文:

  • 孩子高烧不退,试试中药灌肠;孩子腹泻咳嗽,用中药肚脐脚心或许能好……这就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据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研究外治法多年的黄生副主任医师介绍,由于外治法不需吃药,避免药物对肝肾的损伤,近年特别受患儿家长欢迎。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高烧:用生大黄、生石膏灌肠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黄生说,治疗孩子高烧不退的灌肠法,主要药物是生石膏和生大黄,这两种药物的泻热通便作用很好,而且烧退后不容易反复,适合高烧三四天不退、大便干结的孩子。灌肠法操作简单,家长可以在家自己做。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3岁左右的孩子用生石膏60克,生大黄15克,药物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煎至50毫升。待药液的温度降至40℃左右,用一个50毫升注射器,把针头换成导尿管,前端涂抹石蜡油,轻轻插入肛门15厘米,缓缓推入药物。灌肠前让孩子排空大便,灌后尽量使药物在肠内多保留一会儿,效果才好。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对于吃东西不当而引起的食积发烧孩子,黄生多给他们贴肚脐。具体方法是,雄黄3克,栀子6克,大黄6克,粉碎研面后,用醋调和,贴在肚脐处,一天一换。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黄生看病极少使用抗生素,对付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岬炎,他用的是中医上病下治的“釜底抽薪”法。即吴茱萸5克,大黄5克,南星3克,胡黄连3克,研面醋调,贴在脚心的涌泉穴(脚心前三分之一凹陷处)。同时服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汤药,如二花、连翘、栀子、大黄等,效果都不错。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腹泻:贴肚脐洗脚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黄生的爷爷是该院已故全国名老中医黄明志教授,黄生说,爷爷小儿腹泻很有一套。比如腹泻时间较长,精神、胃口都不好的孩子,采用白胡椒5克,吴茱萸3克,研面醋调贴肚脐。这两样药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散寒作用,爷爷给它起名“暖脐散”。孩子发热、呕吐腹泻,在口服药物的同时,可在肚脐贴一种叫“泻痢平”的膏药,主要成分是黄连、大黄。黄生称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肚脐“直达病所”。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腹泻,黄生主张用石榴皮15克,炒苍术30克,藿香30克,煎水洗脚,一天一次。他说爷爷经常对家长说:“洗洗脚,能治屙(腹泻);洗过脚脖,能屙屎橛。”小娃娃的脚嫩,没有长茧,药物好吸收。洗的时候药水要多些,淹住脚脖,边洗边用手指点揉足三里和涌泉穴。会走路孩子可在晚上洗脚后贴,贴药后套上袜子,药物易脱落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久咳:贴脚心涌泉穴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小孩子外感风寒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时,家长可以看一下孩子的咽喉,只要不红,黄生建议尽早用中药麻黄、细辛研面醋调,外敷在大椎穴(正坐低头,第7颈椎即最高骨椎突下凹陷中)。由于这两样药有较强的发汗散寒作用,贴药后加上适当的保暖措施,许多孩子不吃药也可止咳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如果咳嗽的时间较长,导致肺肾气虚,需要用补肾化痰法。即吴茱萸3克,白矾6克,研面醋调,贴脚心处的肾经源头涌泉穴。黄生说,这个方子很受欢迎,该院门诊外治室这个方用量最大。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黄生最后强调,由于孩子皮肤比较娇嫩,要求年龄越小,贴药时间越短。半岁以内孩子贴药后10个小时要揭掉,大些的孩子可贴12小时。揭掉药物后,擦净局部皮肤,第二天再贴。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更多关于婴儿 幼儿的知识〉〉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妈妈大本营--精华区〉〉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我要提问〉〉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本文关键字:中医,发烧,孩子,药物,大黄,腹泻,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咳嗽 腹泻 中医 高烧 发烧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