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教你认识小儿肝脏的特点

  • 发布时间:2010-05-18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健康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中医教你认识小儿肝脏的特点,心肝属阳,肺肾属阴,而脾胃则处于阴阳之间调节制约。中医里有句话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指春夏养心肝,秋冬养肺肾。而小儿乃纯阳之体,正是少阳之气旺盛,易导致肝...,以下是完整【中医教你认识小儿肝脏的特点】原文:

  • 心肝属阳,肺肾属阴,而脾胃则处于阴阳之间调节制约。中医里有句话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指春夏养心肝,秋冬养肺。而小儿乃纯阳之体,正是少阳之气旺盛,易导致肝火过旺。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小儿乃纯阳之体,说的就是宝宝的少阳之气旺盛。少阳之气旺盛不仅可以指宝宝生理发育迅速、平时喜动等各种阳性表现,而且还可以从病理上看。宝宝生病多化热化火,阳脏多亢而阴脏多虚就是指的这一点。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可能很多家长会疑惑,什么是阳脏什么又是阴脏? 心肝属阳,肺肾属阴,而脾胃则处于阴阳之间调节制约。中医里有句话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指春夏养心肝,秋冬养肺肾。而对于宝宝来说,因为少阳之气刚猛,更容易影响到各个脏腑的阴阳平衡往阳处倾斜。所以孩子常哭闹、多动,都是阳气过旺导致肝火旺盛,疏泄功能受到影响而表现出来的症状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认识小儿肝脏特点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只有认识了宝宝肝脏的特点,家长才能更好地、有针对的对宝宝加以养护。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宝宝生长发育特点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宝宝不同于成人,在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无论是从身高体重的变化,还是五脏六腑成长来看,婴幼儿阶段都是人在一生中最需要营养补充和抵御外界疾病的关键时期。而相比之下,宝宝营养的需求虽然很大,但是宝宝身体器官却完全没有发育到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营养需求的状态,而且满足了一部分的营养需求,就会使另一部分的平衡被打乱,因此在这个时候,肝脏就起到了承前启后、调节体内五脏平衡的作用。同时,也是在这个时期,肝脏的负荷是最大的,因此也更容易发生超负荷而产生病变中医中就将其称为“制衡易过旺,调理需通达”。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情绪影响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此外,除了生长发育方面,对于心智尚未成熟宝宝而言,在很多方面是不知道节制的。比如吃到喜欢的食物宝宝就会不停地吃,面对可爱的宝宝,家长很少会阻止,于是,很容易就娇纵过度。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除了吃的方面,情绪方面也是如此。宝宝被众人呵护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旦有不顺心,比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宝宝就会生气,中医里说到“怒伤肝”,而肝火一旺,表现在宝宝身上就是哭闹、烦躁不安、多动等等。对于娇生惯养宝宝而言,情绪上的变化对肝脏影响就更为剧烈。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脏腑间的影响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宝宝的各个脏腑尚未发育完全,对肝脏影响也很重要。比较容易感冒宝宝,往往是风邪犯肺导致的,而前面曾经提到,肺属金,金克木,因此,肺脏的病症也很容易影响肝脏的功能。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同样,作为生发的器官之一,肾主水,水生木。倘若肾功能不全,则同样会影响肝脏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吃得过多导致消化不良的宝宝,往往会导致脾胃虚弱,此时肝阳得不到抑制,便会引起肝阳上亢。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对于心脏尚未提供完全功能的宝宝来说,作为血液循环的必经之路,若心脏供给的血液中含氧不足,便会大大加重肝脏排毒、藏血的负担等等。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这些都是脏腑之间的互相作用对肝脏影响宝宝若是需要养好肝,其他脏腑的养护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虽说宝宝肝脏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但归结到一点,就是“肝常有余”。少阳之气的旺盛影响肝脏,虽然不在肝脏上表现为具体病症,但这些气血变化对宝宝影响从其他病症中的表现,也可以从肝脏的养护上来做到预防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肝脏 中医 小儿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