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宝宝能大口大口的吃饭”,这句广告语可能是不少父母的心声。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昨日,本版“传言求证”开栏后,许多读者致电本报,求证治孩子不吃饭的“偏方”——扎针放血是否有效。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扎了四缝穴 孩子胃口好?
武昌李先生总为儿子不吃饭而发愁。每次吃饭,儿子总要磨蹭一个多小时,最后也吃不了几口,长得面黄肌瘦。“你儿子这种情况,像是得了小儿疳积,用针扎孩子的四缝穴,放点儿血出来就能好。”李先生的一个朋友告诉他,自己的侄女以前也不爱吃饭,就是这样治好的。李先生上网一查,此方法不少家长试过,效果似乎不错。如何找穴位,如何扎针,网上都有详细的操作方法。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李先生决定一试。他按网上的方法,紧紧抓住儿子的胳膊,找准穴位,狠狠心,咬咬牙,一针针扎了下去,然后又挤又压,却并没有挤出网上描述的“黄水”。几天过去了,儿子不爱吃饭的状况一点儿没变。李先生很是沮丧:为什么在别的孩子身上一试就灵的“妙方”,在自己儿子身上行不通呢?
不吃饭不一定是疳积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张迎春告诉记者,疳积症分为先天与后天,从发病比例看,后天的疳积症占绝大多数。小儿疳积的病因多为喂养不当,或因疾病影响,使孩子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皮肤干枯等慢性病症。
以往的疳积症多因经济条件差,孩子的营养不够,导致脾胃受损,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营养不良”。现在,患疳积症的小孩大大减少,患上疳积多因家长的喂养有些过度。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婴幼儿的脾胃还未发育成熟,如果家长喂得过多、过杂,孩子消化不了,食物滞结,孩子没胃口再吃饭,就会导致营养失衡。所以说,患上疳积的孩子,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没有饥饿感。
扎四缝穴的方式是治疗疳积症的传统疗法。但张主任表示,如今多以按摩、药物调养为主,不提倡这种有创伤的疗法。
张主任特别提醒家长,虽然疳积患儿没胃口,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不爱吃饭不一定是疳积症引起的。对于这类孩子,无论家长扎多少针,孩子也只是白白受罪。
找准病因是关键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武汉市儿童医院儿保科肖芳主任医师说,她在喂养门诊接诊的“问题宝宝”们多种多样,大多与家长不当的喂养方式有关。有的家长唯恐孩子没吃饱吃好,追着、赶着喂,孩子知道“我不吃,你也会来求我”,自然不肯好好吃饭,但这样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却能吃得很好;有的孩子小嘴一刻没停吃零食,吃正餐时自然没胃口;有的家长一见孩子不吃饭就责备,导致孩子对吃饭产生恐惧;有的孩子肠胃蠕动功能偏弱,饥饿感不强……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切不可听信“偏方”盲目采用。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肖主任建议家长从改变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入手:小零食只在两餐之间吃;少给孩子喝饮料、吃冷饮,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如果仍未改观,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专家简介:张迎春 主任医师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1985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学会委员,武汉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长期从事中医妇儿临床工作,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独特方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盆腔炎、急性乳腺炎、甲沟炎、小儿咳喘及腹泻等疾病。
专家简介:肖芳 主任医师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湖北省儿保学会理事、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武汉分会委员、全国佝偻病防治协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2年毕业于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近30年,曾在同济医科大学进修妇幼保健专业,在广州市妇婴医院进修新生儿疾病筛查与细胞遗传学专业。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目前主要从事武汉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组织管理,疾病诊治与咨询,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多年儿保工作中,对儿童营养及营养性疾病以及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