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胃痛,中医偏方来帮忙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健康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宝宝胃痛,中医偏方来帮忙,小儿胃痛,是指小儿以胃脘部位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胃痛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期儿童。婴儿不会诉说,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引起胃痛的原因众多。从大方面说,可分为功...,以下是完整【宝宝胃痛,中医偏方来帮忙】原文:

  • 小儿胃痛,是指小儿以胃脘部位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胃痛小儿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期儿童。婴儿不会诉说,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引起胃痛的原因众多。从大方面说,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所谓功能性胃痛,是指胃部一切结构正常,没有形态上的改变,没有病理方面的变化;所谓器质性胃病,是指胃有组织结构方面的胃病。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有胃痛的儿童中,90%左右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说没有胃病;仅10%左右是器质性的,确实有胃病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孩子一顿吃东西量过多,把胃装得满满的,胃就会大大地扩张,可以出现胀痛。相反,有的孩子没有进食,肚子里空空的,也会出现胃痛,此时发生的胃痛,是因为胃收缩增快、过强,处于痉挛。就像腿抽筋一样会疼痛。如果吃的东西太杂,增加了消化食物的难度,为此胃就要更快消化,也会出现胃痉挛空腹生冷食物或饮凉的饮料时,可刺激胃的运动神经纤维,使胃蠕动增强,刺激痛觉神经纤维,引起胃痛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无论是功能性胃痛或器质性胃痛,其发生机理有时是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胃痛的性质、发生时间和条件、急性或慢性反复发生、胃痛时伴有其他症状等,来区别功能性和器质性胃痛。当然,必要时还应请医生做些有关方面的检查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关于小儿胃痛治疗中医治疗小儿胃痛有绝招,这里介绍几个中医偏方

    小儿单纯性胃痛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方1

    【组成】猪胆1 个、米醋30 毫升。

    【用法】将猪胆和醋,煎熬成稀膏状,每服1 匙,1 日2 次。

    【主治】小儿食滞胃脘疼痛,证见胃院疼痛,食后尤甚,胀满不舒,嗳腐酸臭,或见呃逆呕吐大便稀溏或秘结。

    方2

    【组成】肉桂3 克、生姜9 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寒凝气滞型胃痛,证见胃院疼痛拒按,得温则舒,或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方3

    【组成】干姜15 克、大米50~100 克。

    【用法】共煮成粥,1 次食用。

    【主治】小儿寒凝气滞型胃痛

    方4

    【组成】良姜15 克、干姜10 克、粳米100 克。

    【用法】良姜、干姜先煎20 分钟,去渣,下米煮粥食用。

    【主治】小儿胃寒疼痛。

    小儿消化不良而致的胃痛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方1

    【组成】大葱1 根、生姜15 克、小茴香粉9 克。

    【用法】上药共捣烂如膏状,炒至温热,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用纱布包好覆于脐部,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 次。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方2
    【组成】大蒜7 瓣、西瓜适量。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用法】将大蒜西瓜内,纸包泥封,用木炭火烤干研未,每次3 克,开水冲服。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方3

    【组成】茶叶75 克、秦皮15 克。

    【用法】上药用水浸泡1 昼夜,以水1 碗,煎至半碗,每日3 次,1 岁以下每次服半食匙,1~2 岁每次服1 食匙,3~4 岁每次服1 食匙半。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方4

    【组成】红萝卜、茶叶各适量。

    【用法】水煎食之。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主治】婴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方5

    【组成】茶叶45 克、陈皮15 克。

    【用法】上药水浸一昼夜,以水1 碗,煎至半碗,1 岁以下每次服半食匙,1~2 岁服1 匙,3~4 岁每次1 匙半,每日3 次。

    【主治】小儿消化弱,腹胀腹泻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胃痛 中医 宝宝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