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幼儿教养8大NG,众所周知,在对宝宝的教养中需要最多的是耐心与爱心,但是,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正确的教养方式。也许有人认为自己的教养方式并无过失,但站在宝宝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以下是完整【幼儿教养8大NG】原文:

  • 众所周知,在对宝宝教养中需要最多的是耐心与爱心,但是,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正确的教养方式。也许有人认为自己的教养方式并无过失,但站在宝宝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不会那么完美了。本文将剖析8种妈妈教养宝宝时出现的错误行为及解决之道,让你用更好的方式面对宝宝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problem 1 观念

    NG1

    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爱用手抓东西吃,如果让他们自己抓,容易弄得乱七八糟,为避免宝宝手脏,不让他抓东西吃。

    正确应对方式

    宝宝约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喜欢到处抓东西,此时父母应多训练他的这种能力,而不是刻意的去限制。手的动作发育从不灵活到灵活是有规律的,3~4个月前的婴儿,抓握物体还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手指配合也不协调,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5~6个月开始,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发育协调,宝宝眼手协调动作开始出现,这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标志。当婴儿拿到物体后,会用眼睛仔细地观察它的颜色、形状,用手不断地玩弄,发出声响,还可能用嘴去咬,以便了解物体的硬度、重量、大小等。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这些探索活动既满足了婴儿求知欲,又发展了手眼协调能力,尤其是促进了早期精细动作的发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般是1.5~2岁之前,有些甚至到了3岁),儿童仍然以口的探索作为探索世界的补充手段。我们常常发现身边有的小孩子有一种坏毛病,无论拿到什么东西,玩一玩,摆弄摆弄后,马上放到嘴里去,其实,他们是在用嘴认识物体。有些家长担心宝宝玩具放进嘴巴里而不让他玩,其实这样的忧虑是多余的,作为家长,只要保证上述活动的安全就可以了,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借鉴下面的3条安全小TIPS。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不给孩子过小的、可以完全放进口中的物体或玩具玩,比如小珠子、小盒子、小塑料片等,以免在放进嘴里后不小心吞咽下去或卡在咽喉部位。

    ★不给小孩子,特别是刚刚学会走路孩子诸如筷子、长柄汤勺之类坚硬的物体当玩具,以免他们含在嘴里四处走动、不小心跌倒时,这些东西都可能会危及宝宝的生命。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不给小孩子不卫生或含有有害物质的物品当玩具,以免病毒细菌进入口中而危及健康。

    NG2

    哭的时候急着去抱或者安慰,否则会让宝宝养成黏人的习惯。

    正确应对方式

    宝宝哭是因为有需求,可能是肚子饿了、身体不舒服,或需要爸爸妈妈陪他玩。面对宝宝的哭闹,不论宝宝是需要你的呵护还是照顾,都应及时地回应。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半岁以后,婴儿开始主动与成人交往,开始用各种信号呼唤人,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哭。这时,宝宝的啼哭并非饥饿或者身体不适,只是因为没人理睬。妈妈只要把脸凑过来和他说说话,哭声就停止了。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需要告诉很多家长朋友的是,不要怕抱孩子,不少人认为这会惯坏孩子,其实不然。在与大人交往的过程中,宝宝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恋,比如宝宝会特别喜欢亲近妈妈妈妈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黏人。处于依恋期的宝宝,只要妈妈一离开,就会焦虑不安,甚至哭闹不停,这是宝宝正常的心理反应,以后孩子的依恋对象还会扩大到祖父母、老师等。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婴儿妈妈产生依恋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过度依恋则会妨碍宝宝与其他人的交往,也会妨碍他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所以在婴儿期妈妈一方面要与宝宝建立依恋关系,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人,比如多让亲戚朋友到家来玩,或者多带宝宝到公共场合接触更多的人。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NG3

    宝宝不乖就要打,不打不成器

    正确应对方式

    对许多家长来说,打是宝宝不听话时最好的处罚方式,但是你可曾留意到,一方面是社会上儿童受到虐待的案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暴力引发的弑母等忤逆事件也是层出不穷,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棒下出孝子这种教养观念在现代社会是不恰当的,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教养宝宝应该赞美重于处罚。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宝宝们的世界很单纯,只要妈妈给予一点赞美,受到肯定的他们就会把这种好的行为继续下去,以便获得大人更多的赞美。曾有专家提到,小时候曾经经历家庭暴力孩子,长大后使用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为他们从小就在暴力的阴影下长大,因此,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容易出现情绪失控。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打骂并非教育宝宝不乖的利器,而是应该借由鼓励的方式,让他达到你的要求。虽然鼓励可能也无法让你的宝宝做到100分,然而有了你的推波助澜,长此以往,你会惊喜地发现他的进步。

    NG4

    我没有办法陪伴宝宝,所以要用最好的物质生活来补偿他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正确应对方式

    不少家长因为把宝宝交给他人带,无法陪伴宝宝,所以想用最好的物质生活来补偿他,其实这样反而会造成宝宝价值观的偏差。家长平时应定期带宝宝外出,如去超市、公园,让他从小就了解生活,学习选择哪些东西可以接触,哪些不行,即使是在家中清洁马桶,也可以让宝宝在一边观看,让他知道这就是清洁马桶的方式。不能总是为了补偿宝宝,什么事情都帮他们准备好,如此反而容易让他养成依赖的个性。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此外,当你发现宝宝不受控时,应该想想是否是自己的教养方式不正确。建议当你的宝宝有不好的行为或情绪时,可换个方式教育宝宝。若你总是在自己的情绪中,教育宝宝就会容易没有信心,失了分寸。你可以自己想想、找人交流,抑或静下来观察宝宝的行为,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和时间,不要立刻为自己打分。大人应与宝宝一起成长,如果能力与经验不足应借助外力,才会知道给宝宝的是不是最适合的,多听听他人的意见,主观意识不可以过于强烈,才是对宝宝最好的教养方式。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Problem two行为篇

    NG5

    宝宝跌倒时拍打地板,让宝宝以为是地板的错。

    正确应对方式

    宝宝跌倒,妈妈们通常会以拍打地板的方式安慰宝宝,其实这是种责任的转嫁。同样的,爸爸照顾宝宝时不小心让宝宝跌倒,妈妈和身边的长辈就会加以责怪,大家都可以理解这些举动是因为心急,然而这些举动是没有什么教育意义的,宝宝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会自然而然养成我不开心、不快乐,都是别人造成的的错误观念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事实上,与其等到宝宝跌倒后拍打地板,将责任归咎到地板上,倒不如事前告诉宝宝走路时要小心,慢慢走,提醒他要绕开障碍物,不然可能会跌倒以责任转嫁的方式教育宝宝,这样很容易让宝宝认为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长大后遇到事情也不敢承担责任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另外,家长在照顾宝宝时,也不应互推责任,甚至为此吵得天翻地覆。殊不知,在大人们互相责怪的同时,小宝宝所接受到的讯息就是都是别人的错,如此容易养成宝宝负责任的个性。所谓言传身教,有些时候,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提醒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教育宝宝时应以身作则,避免宝宝不好的示范。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NG6

    大声怒吼是制服宝宝的最佳法宝。

    正确应对方式

    大声怒吼之下,宝宝可能会表现出乖乖就范的样子,然而他当时并不懂自己所犯的错是什么,日后可能还会再次犯相同的错。因此,当宝宝犯错时,妈妈应该首先告诉宝宝他错在哪,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犯了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产生等,让宝宝了解犯错的原因和严重性,这样才能达到不再犯同样错误的目的。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problem three口头告知篇

    NG7

    警察、大灰狼会来抓不乖的小孩

    正确应对方式

    为制止宝宝犯错,有些家长会用警察来抓你的恐吓方式告诫宝宝,让宝宝对警察产生恐惧感。或许家长会觉得见效就好,然而,处罚宝宝的方式不是要吓他,而是应该让他知道错在哪。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宝宝行为失常时,应该告诉他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及观念教育宝宝时,应将正确的行为说具体,恐吓方式只会让宝宝心生畏惧,但却不知错在哪里。另外,即使你认为宝宝过于玩劣需要处罚,也要让他明白处罚的原因。例如,在告诫宝宝警察会来抓他时,也应一并告诉宝宝:警察是维持社会规范,抓小偷和坏人的,所以你不乖警察叔叔会来找你。让他知道警察叔叔为什么来找他,明白犯错的原因及犯错可能需要承担哪些后果。如果单纯恐吓他警察会来抓,而不告诉他原因,宝宝以后可能会十分害怕警察,以后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迷路、遇到坏人等),不敢找警察寻求协助。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NG8

    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正确应对方式

    当一群小宝宝在一起玩耍时,如果发生了矛盾,常常用大叫或啼哭的方式吸引长辈注意的大多是年龄较小的宝宝,而家长一旦听到叫声会马上过来加以阻止。因为我们传统的观念就是大的要让着小的,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让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将这一观念传下去,所以家长总会要求大的宝宝让着小的弟弟妹妹。其实宝宝之间发生矛盾时,也有可能是因为小宝宝要抢玩具大宝宝不让所致,一旦大人出面阻止,一味责难大的,大的宝宝心里可能会不舒服,认为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在爸爸妈妈面前,对自己的行为不再自信,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另外,也会因为觉得不被关注,以后大人讲的话就不爱听,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或者行为问题,有的还会讨厌其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甚至攻击他们。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大宝宝有正面行为时,家长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如此他和小的宝宝一起玩时,他们觉得自己有照顾小弟弟妹妹的责任,也更信任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的行为变得更有信心。因此,会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处理这类事件时一定要客观公正,避免宝宝感到不公平。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教养 乱七八糟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