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培养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心,孩子不用心,不成;孩子上进,家长不合格,也不理想;只有当家长的良苦用心与孩子的个人努力同步,配合默契,才是做父母的追求的最高境界吧。1、父母...,以下是完整【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原文:

  • 家庭教育中,家长用心,孩子不用心,不成;孩子上进,家长不合格,也不理想;只有当家长的良苦用心与孩子的个人努力同步,配合默契,才是做父母的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1、父母的榜样作用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父母不仅给孩子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一言一行做起。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一位朋友曾当作笑料向我讲述了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朋友说:儿子,你这几天总玩游戏机,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儿子回答说:你还说我呢,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在外面玩麻将,你怎么还总是整宿的玩呢?一下子弄得这位朋友语塞舌结,可见,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错误的口实。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经常互相提示,互相交流,努力树立良好形象,给孩子以健康、积极影响,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如:父母工作上应敬业、上进;待人上应热情、大方、真诚;处事上应一视同仁、言行一致。另外,家长应注意杜绝各种在孩子面前不宜的行为。比如:不过多的在孩子面前谈论金钱问题,以防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有人说:子女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事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的确如此,一个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甘于奉献的孩子,一个心胸狭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量子女父母子女的示范应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2、教育应当从改造母亲开始

    自古以来,我们社会母亲教育父亲教育忽视的多,认为母亲负责养,父亲负责 教。从《三字经》里的养不教、父之过就足以说明。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场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美好的影响,而一个整日陷于忧郁情绪之中的母亲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因此,做母亲的应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强不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即使是在事业上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但积极的人生态度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和激励。

    武汉市妇联联合新闻单位作了一项专题调查,评选不受欢迎的妈妈,以下是孩子评出的结果: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爱打麻将妈妈;不修边幅的妈妈;爱吵架打人的妈妈孩子生病是不在家的妈妈;爱唠叨、什么都管的妈妈;不会做饭的妈妈;一毛不拔的妈妈;一问三不知的妈妈;不问是非乱指责人的妈妈;在教师面前说错话的妈妈;经常盯孩子梢的妈妈;不问世事的妈妈;在亲戚间挑拨是非的妈妈吸烟酗酒妈妈;在外面有情人妈妈;对爷爷奶奶不孝的妈妈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3、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离心倾向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的日渐成熟和视野的拓宽,自主意识逐渐形成,童年时代的百依百顺已不复存在。这时,孩子们对人生和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认训,萌生着世界观中的 自我价值,与父母的主观臆断、传统家教,往往发生碰撞,出现冲突。作为家长如果不注意孩子们这种独立人格的形成,不重视他们开始走向成人过渡的新变化,仍按儿童时期的习惯要求他们,孩子会很不适应,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父母孩子的这种距离感和离心倾向,必须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进行积极的 调协和正确引导。要尊重孩子的这种独立意识,充分信任他们能把握好自己的行为,要创造与之交流谈心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自觉流露出心中秘密,尤其是母亲应承担更多的义务,主动与孩子沟通。遇事一定要有冷静的头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一块生活空间,应注意把握住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变化,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家庭始终洋溢着宽松、民主的气氛。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4、家庭教育夫妻应做到一致

    目前家庭教育阴盛阳衰的一头沉现象愈见严重,发展下去对孩子十分不利,一些孩子性格上的某些缺陷,与此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双方要增强责任感,应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义务。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家庭教育中,母亲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但决不能因此而把教育子女责任全部推给母亲孩子同样需要父亲父亲家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心理学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父亲孩子潜意识里产生的是一种威严的感觉,这对不谙世事的孩子是约束与监督,使他们不敢偏离散社会行为规范。实际上一般孩子成长过程中总喜欢以父亲为榜样,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另外,男人女人在思想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差异。男人往往善于抽象思维,对空间定位的能力更高,在思考量注重事物本身。女则善于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优于男人,分析问题是更为注重人际关系方面,感觉敏锐,善解人意。从父亲那里,孩子可以学到刚强、自信并获得安全感;从母亲那里,孩子学到善良,更多的体会亲情。所以,父母双方只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使孩子得到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在对孩子培养教育上,夫妻双方应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在培养孩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上,夫妻应及时沟通达成共识;当批评孩子时,双方应态度一致,不应该一方讲原则,严格管教,而另一方则纵容溺爱;在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上,双方不应互相推委,而是尽己所能,给孩子以最大的帮助,不存在以谁为辅的问题夫妻双方还应十分注意,避免孩子面前争论,尤其是事关孩子的是非争论。因为父母之间的不一致常常驻使得孩子没有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如果成了习惯,孩子就极有可能养成虚伪等不良习惯,有时还可导致对父母某一方的仇视与对立,为家庭幸福埋下祸患。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因此,父母双方一定要增强教育孩子责任感,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主动走进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父母的双重教育下健康成长bbcms.net转载自网络

    5、让孩子快乐成长

    二、正确施教

    1、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过去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后来注重能力的提高,现在强调素质教育,构造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这是对教育思想认识的一个深化,是教育制度的一大改进,也是更触及教育本质的一大变革。孩子从7岁到14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忽视对其综合素质开发教育,便失去了素质教育又一个黄金期,这一时期,家长们应重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比如帮助他从小立志,让他逐步养成一种不甘落后、争先向上的精神。要重视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字要写得工整。针对性孩子学习上容易马虎的特点,我们要求他从小在学习上就要认真,做到心要静、坐要稳、看要细、定要清、算要准。使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学会辨别是非。

    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应支持孩子参加班级和学校各项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鼓励她在活动中为班级、学校增光。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2、用激励法教育孩子

    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父母?世间哪有不盼孩子有出息的爹妈?这浓得化不开的爱心,这对孩子翘首以待的企盼。所以,有些家长常常恨铁不成钢,一旦孩子作业有错,特别是当孩子考试成绩较差时,有些父母就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语言来挖苦、讥讽孩子你真笨,笨到家了 你真不是一块读书的料,长大只能收破烂看你这副死木头疙瘩脑袋,能把人气疯等等。小小的孩子,那点可怜的自信心,哪能经得起这般的摧残?实际上,自信心如同孩子发展的原动力,具有坚定自信心孩子,一般来说他们的智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一旦对自己失去信心,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做父母的哪怕是只言片语,哪怕是一个眼神,也应仔细斟酌,绝不说挫伤孩子自信心的话,绝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还给他脸色看,要精心呵护孩子自信心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家长可根据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特点,采取激励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大体有以下几种:

    (1)目标激励法: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做到人小志气大,鼓励孩子朝着既定的目标循序渐进。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2)榜样激励法:一是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如何锲而不舍、刻苦攻关的故事,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难与易、努力与不努力、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二是家长要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来影响感染和带动孩子,如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在家庭要讲伦理道德,在工作岗位上要有职业道德,使孩子直接受到教育,不要老是沉浸在打麻将、看电视、酿酒等吃喝玩乐之中,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3)嘉奖激励法:当孩子思想、学习有进步,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受到学校表彰,有时为邻居或同学做了好事,受到同学们的夸奖,家长除了要在口头上给予表扬鼓励以外,还应将孩子的证书很好悬挂或存放,以示光荣和珍惜,促使孩子保持旺盛的上进势头。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这种激励法有人说是顺毛儿捋,效果较好,但也要戗毛儿,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及时指出,切忌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家长应本着要爱不要恨,要教不要训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犯了错误,如何改正,今后如何避免,不再重犯。

    3、施教要善于抓住时机。

    鲁迅先生在论述儿童教育时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干,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对孩子施教要注意研究孩子心理孩子的愿望、孩子情绪,从而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法,进行恰当的教育。常言道机不可失,相机行事。这些也实用于孩子。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不分时间场合的唠叨,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不分能否被接受的说教等,家长可谓苦口婆心,但孩子无动于衷。因此,我希望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教育方法: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一是善于捕捉孩子容易发生特殊心理情绪变化的时机。比如前面讲述的,当孩子获得荣誉,取得成绩,受到了某种信任时,家长对其肯定和祝愿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具体的甚至更高一点的要求。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遭受到失败,家长切莫训斥,应给以鼓励,增强信心,进行分析点拨,可以带其走出困境。

    二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带有规律性的时机。比如新学期开始时,孩子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学习冲动,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此时若因势利导孩子便会取得新的进步。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考试排名公布后,不论孩子的名次如何,家长都不应陷入盲目性,要与孩子共同分析进步或落后的原因,使孩子胜不骄、败不馁。

    召开家长会地,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既告诉孩子长处,也提出孩子的不足,不宜简单地向老师告状,或因老师批评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大发雷霆,要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寻找帮助孩子上进的措施和方法。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每当看到别有在某些方面取得成绩时,由于好胜心的驱使,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表示要有所进步,甚至要超过某些同学,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孩子确定适当的目标要求,制定出具体措施,从而使其把决心变为行动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对孩子教育时机,关键是父母要做有心人。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另外,家长对孩子批评时,应注意时间:

    一是吃饭时不训斥孩子;二是客人来访时,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揭短、或用过火语言责备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4、家长对孩子既不能一味地看管,也不能一味地放纵。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孩子教育应采取宏观管理,微观放开的方法,即从整体上把握住他的发展,如: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学习目的、责任意识、进取精神自控能力等。对于这些要多加关心注意引导,并在具体行为细节上让自己驾驭,尽量少干预。这样孩子自主、自立、自强意识逐步得到了培养,才能不断成熟起来。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有句老话说的好:种庄稼,不能不浇水,但水浇多了,庄稼会溺死;不能不施肥,但肥施多了,庄稼会烧死。还有,再苦不能苦孩子这话不对;再富,不能富孩子这话对,这是从多少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父母们深思。

    因此,家庭教育中的看管与放纵,是两种完全相反但都是极端化的教育方式。正确的方法应是宽要有度,严要适当,宽严结合。作为父母,对孩子既应动之以情,又应晓之以理,才能避免近乎无情的看管与近乎无理的放纵。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5、多陪孩子逛书店,少逛商店。

    也可以有选择的购书。比如:中学生期刊杂志,科普读物,各类名著,关于学习方法的一些书籍。尽量控制孩子大量阅读一些时尚追星之类的书。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能够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交流,让孩子在书籍中明辨是非,从书中头脑变得灵活,从书中掌握学习方法,从书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家庭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