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教育拒绝“催长素”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培养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早期教育拒绝“催长素”,3支冰棍+5支冰棍≠3只苹果+5只苹果玲玲的妈妈好不容易教会3岁不到的玲玲3支冰棍加5支冰棍等于8支冰棍,晓玲总算可以在妈妈问她3支冰棍加上5支冰棍等于多少的时候大声...,以下是完整【早期教育拒绝“催长素”】原文:

  • 3支冰棍+5支冰棍≠3只苹果+5只苹果

    玲玲的妈妈好不容易教会3岁不到的玲玲3支冰棍加5支冰棍等于8支冰棍,晓玲总算可以在妈妈问她3支冰棍加上5支冰棍等于多少的时候大声地说:8支!然而,她学会的是真正的算术吗?当妈妈拿出一堆苹果,问玲玲,玲玲,你看这里是3只苹果,这里是5只苹果,加在一起是几只啊?玲玲皱着眉,依然说不出。妈妈苦恼:既然已经知道3支冰棍加上5支等于8支,为什么一换成苹果仍然不知道呢?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其实玲玲的妈妈所做的实质上是一种超前教育,她的失败意味着什么?是玲玲太笨吗?不,其实,年纪那么小的玲玲还不能掌握我们成人觉得那么容易的数概念,当妈妈让她学习有关冰棍的算术时,她只是靠记忆像听故事一样记住了一个事实,而不是真正的数学!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那么,早期教育中的超前教育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

    危害一:将超前于孩子发展过程的知识技能强加于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上准备的孩子,它不仅仅会使父母倍感挫折,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小鸟的妈妈如果在小鸟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小鸟飞出鸟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胆略。同样,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3岁之前的孩子,其大多数能力的发展处于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敏感期,父母给的刺激越适当,孩子相应能力的挖掘就越多,但是在这个大脑细胞还在继续生长的阶段,若父母急切地想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到孩子脑子里,反而会使孩子将来吸收知识形成障碍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是否能学好某种知识来源于学习者本身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一个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的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无法在脑中进行一遍三角函数的推算;一个对色彩感觉不敏感的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创造出色彩和谐的画面。而这些能力来源于何处呢?不在于成长后的教学,而在于人之初能力的培养。适合孩子成长教育,让孩子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接触他们喜爱的玩具、花花草草,让他们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种似乎还看不到成果,却实际上是比成果更为重要的基石,就像没有好的视力,我们无法看清楚远处的景色;没有好的听力,我们无法听清优美的乐曲一样。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危害二:不少年父母为了更早地看到成果,不惜忽略孩子能力的积累,而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事实上却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

    孩子成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当父母只注重孩子每天学了几首儿歌,会写了几个字,学了多少算术题的时候,他们便忽略孩子和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摔倒再爬起,而孩子也逐渐只关心那些大人们为他们安排的任务,少了探索的兴趣,少了寻找问题和答案的动力。这些父母孩子都逐渐远离和忽视的东西,与知识本身相比,对成长却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就像造房子一样,为了能尽快造起高楼大厦,却没有打严地下的基石,结果造成或是楼房的倒塌,或是无法建成高楼大厦。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危害三:有些超前教育,似乎对孩子目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孩子幼年接受了不正规的教学方式,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以至在以后真正的学习中无法接受正确的教学,影响其发展。

    比如,现在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掌握母语以外的语言,殊不知,由于教育本身在语言教育内容和方式上的问题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却将第二语言教育中许多不良的语音也一并吸收了进来,而且这种负面的影响比他们学到几个单词的正面影响大得多,等到上学后真正开始学习外语的时候,启蒙语音的不准确会使他们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正确地按照音标朗读。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超前教育:优势能维持多久?

    超前教育将许多孩子本应在游戏中度过的时间用来进行比他们大的孩子才进行的学习,那么这种教育会带来与付出对等的后果吗?美国某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训练孩子智商确实平均高出15点。然而,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儿童上小学四年级后,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育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为什么超前教育会在小学就显示出不近如人意的结果?

    这是因为随着孩子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单一的智商,而且,超前教育组儿童在早年所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他们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等到其他孩子知识在正规学习时突飞猛进以后,超前教育儿童在知识上优势就不明显了,相反,他们在幼年较少获得学习之外其他能力训练的不足则慢慢表现出来了。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不进行超前教育≠不教育

    上面我们已经谈了一些有关超前教育带来的不利后果,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有教育呢?

    当然应该有!

    孩子带着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一双会抓东西的手和一双会用力蹬的腿来到这个世界,他们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新事物,不断地学习。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孩子把一块块小拼板组合成一幅图画,当孩子把一块块小积木搭成大楼房,当孩子能把周围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清楚的时候,谁能说这里没有教育的功劳?没有教育孩子就像一块没有人开发的处女地,虽然有着无穷的潜力,却依然沉睡着。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然而,对于婴幼儿来说,教育绝不是1加1等于2。这更应该称其为教学,因为它让孩子学会的是去记住某些事实或是某样技能,而并非对他们能力的培养。给予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引导、心理上的支持和行动上的鼓励,这才是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还记得孩子呀呀学语时,你是怎样引导他喊出爸爸妈妈的吗?

    还记得孩子刚刚学走路的时候,你是怎样引导他独立迈出第一步的吗?

    来,宝宝加油啊,妈妈在这里等你!

    孩子教育其实都是建立在这种耐心和鼓励的基础上的。鼓励孩子独立地画出一幅五彩斑斓却看不出内容的图画;表扬孩子一次次尝试把几块积木搭成不同的形状;带着孩子享受大自然创造的各种颜色、形状;让孩子童话世界里追随梦想;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催长素 早期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