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几个技巧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培养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几个技巧,一个建立了规则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规则会节约孩...,以下是完整【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几个技巧】原文:

  • 一个建立了规则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规则会节约孩子成长成本,也会保护孩子成长自由。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每个妈妈都可能遇到这些挑战:孩子玩具柜台前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在翻斗乐抢别人的玩具;不好好吃饭而被姥姥满屋追着喂;跟钢琴老师讨价还价,斗智斗勇;在书店把书弄了一地却僵着不肯归位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则。对孩子来说,规则就是界限,就是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首先是让孩子明确界限,然后守住自己的界限,再尊重别人的界限。遵守规则的生活会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能自己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的秩序与和谐的氛围,这也就是教育家们倡导的规则内化。规则会节约孩子成长成本。规则不是限制,它保护孩子成长的自由,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潜力,自由地解决问题,自由地承担责任,自由地得到他想得到的答案最终成长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甚至体态上有尊严的成人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

    孩子建立哪些规则?

    对于0~6岁的孩子,国际儿童教育界的通行规则是以下3点:

    不伤害自己

    不打扰他人

    破坏环境

    其中,不伤害自己是最基本的。先明确不可以伤害自己,孩子就能学会守住自己的界限,保护自己。只有有了不伤害自己的体验,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这是遵守社会道德的基础。至于孩子要遵守的规则,具体有以下6条: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 不可以打扰别人。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6条规则,其实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妈妈孩子制定规则时不能随心所欲,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乖,不要弄脏手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孩子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并不能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这些规则妈妈也要遵守

    规则不是仅仅设立给孩子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家长和教师应该与孩子共同遵守规则。

    仅仅让孩子按你的要求去做是权威,而规则却是带着界限的感觉,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心灵身体去体会。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问他的妈妈:为什么我打人就是坏孩子,你打人就是爱?

    希望这个妈妈的回答不会是:因为我是妈妈!

    执行规则的几个关键词

    以下几个关键词,相信只要妈妈能够掌握,就能更成功地为孩子建立良好规则。

    妈妈的难题1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定下一个规则后,孩子过一段时间就失去了耐心,开始讨价还价。这时是否需要变通地修改一下规则?

    场景:小波妈妈允许小波每天上网半小时,前提是必须练完琴。开始小波能遵守,后来就开始提出:我能今天不练,明天补上两天的课吗?我打完这个电脑游戏练琴行不行?

    应对关键词:弹性

    规则要有弹性,不是规则本身可以变来变去,而是根据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执行规则的弹性。

    学过琴的人都深知练琴是非常辛苦和枯燥的事情。教育专家建议,如果孩子表现出对琴棋书画的兴趣,家长不妨先带他去听,看或体验,比如小波的妈妈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学琴不是件容易的事,时间会很长,过程也很枯燥。当孩子遇到了瓶颈产生厌烦的情绪,可以告诉孩子,是的,我知道这个过程是很枯燥的,但是当你走过了,克服了,会非常棒。在你到达那个目标之前,妈妈愿意在这里陪着你。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资深钢琴教师达达则坚决反对5岁以下的孩子学琴,因为孩子注意力领悟力都没有发展成熟,往往花半年学会的东西,到了七八岁,一个星期就通了,那为什么还要受这个罪呢?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达达说,跟我学琴孩子,我保证他入门,但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从此以后,你一生,都要每天花10分钟来练琴。10分钟噢!如果你说,大年三十儿要放炮,可不可以不练?我就说:可以放炮,但是宝贝,你连10分钟也没有么?

    达达强调,成不成钢琴家不重要,但要让孩子知道,当你决定做一件事,你就要习惯,每天贡献给这件事10分钟,一生。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这个规则不仅适用于学琴,也适用于任何目标,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成人。它就这么地简单每天只有10 分钟,却又这么地坚定这一生的每一天,你都要为你的梦想和目标付出10 分钟。

    妈妈的难题2

    规则一旦建立,肯定就有违规的时候,这时家长是否需要为此设立惩罚的原则?其中的分寸又是什么?

    场景:小熊妈妈规定:不许摸电源和电视荧屏,摸就打手心,小熊就先摸一下电视,再主动伸出手来让妈妈打。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应对关键词:探究儿童心理的秘密,

    他为什么这么做?

    教育不提倡惩罚,而主张探究儿童内心的秘密。

    这个场景是家长与孩子间最常见的冲突。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正处在执拗敏感期,你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要做。

    正确的做法是在家中和幼儿园封住所有的电源插座,不给孩子犯错的条件。对于其他的危险物品,比如热水、门(可能会夹伤手指)、刀具、剪子,则要告诉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告诉他在什么情况下身体可能会受到伤害。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孩子摸电视荧屏,可能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电视里有人有房子。妈妈可以告诉孩子,那不是真正的人和房子,可以给他电视机的包装盒,让他坐在里面体会,也可以说,电视屏幕上的静电身体不好,去摸它是违背了不伤害自己的规则。

    妈妈的难题3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孩子吃饭是很多妈妈感到头疼问题,应该如何设立规则,执行规则呢?

    场景:天天妈妈深知,儿童教育专家都在强调减少孩子吃饭的压力,但天天的确是不追着逼着喂,就不好好吃饭。妈妈试过很多办法,比如,这顿不吃,到下顿开饭中间没吃的,连水果也没有;比如,吃饭时只能在饭桌旁,离开就没的吃,又比如在饭桌上放个闹钟,20分钟内必须吃完。但这些办法都不是特别有效。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关键词:松弛,安静,悠闲

    在吃饭的问题上,教育专家主张先调整妈妈心态:请妈妈深呼吸,接纳孩子。比如孩子在1 到2 岁时有一个和饭的过程,他喜欢将饭从这个碗倒到那个碗,往往弄得一桌子都是饭,但是,孩子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这种玩儿饭的自由。比如孩子在2岁左右表示出对零食的兴趣,如果这时孩子对品尝的发展需要受到了压抑,等三四岁进入执拗敏感期时,心理上对零食的占有就超过了品尝的需要。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吃饭的良性循环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饭,为孩子演示优雅的餐桌礼仪,全家吃饭时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知道吃饭不仅是为填饱肚子,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还是难得的与家人朋友沟通、表达情感的美好时段。

    吃饭的恶性循环则是:妈妈担心孩子吃不饱,这种紧张情绪孩子恐慌或反感,然后更吃不好了。家长于是更着急,想方设法要求孩子进食,直至追着喂,最终让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彻底丧失。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其实一个人饿两顿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如果连续两顿饭都是在压力和逼迫中进食,他一定会反抗。妈妈不妨先在吃饭的问题上学习如何尊重孩子的需要。允许孩子选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妈妈的难题4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孩子在家、在幼儿园里学会了遵守规则,但在其它场所,遇到来自不同教育理念的孩子,抢他的玩具或打他时,家长怎么向他解释这种矛盾?怎么说服孩子继续执行规则?家长又如何平复自己因孩子受侵害而带来的愤怒情绪?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场景:妈妈教洋洋,公共场合的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不可以打人。但在游戏场,洋洋拿着一个小铲子玩得正高兴,另一个孩子上来就抢,洋洋不松手,他就打了洋洋一巴掌。妈妈看着洋洋吃亏,心疼得不得了。

    关键词:上善若水

    一个在规则中成功建构了自我的孩子,是有一种内在力量的。强大的内心力量像水一样,柔软,包容,却拥有改变对方的能量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当这样的孩子面对冲突,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主动伤害别人,同时有明确告诉对方不许伤害我的勇气,在对方一再伤害自己的时候,敢于反击。

    另一种是,选择离开,意味着接受这种现实,但不愿陷入这种斗争的姿态,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修为你打我,我知道你怎么了,我也知道我怎么了,我离开,因为我不想介入你这种不好的状态。而此时妈妈鼓励和肯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技巧 孩子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