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携手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 发布时间:2007-06-05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培养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家园携手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新《纲要》“健康”部分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以下是完整【家园携手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原文:

  • 新《纲要》“健康”部分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家庭都应 该重视培养。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长应当携手,来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劳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教育,此时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下面根据我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粗浅看法。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已比比皆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因此那些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事事都在家长的呵护之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坏习惯。这些看似“爱”的种种行为,实际上有意无意的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久而久之,这些孩子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而动手能力的低下也会影响大脑思维能力,导致智力的退化。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我不会”的声音。 二、形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原因 1、过分溺爱是形成幼儿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 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溺爱”变成为家庭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小,不忍心让孩子干这干那,如果累坏了怎么办?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家长把孩子表现的机会都给剥夺了,使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不知所措。如:中班的幼儿已经四岁多了,由于家长的溺爱所致还不会自己穿袜子,更别说是穿鞋子、系鞋带了,每次起床后,总有小朋友追着老师帮其穿鞋子、系鞋带。 2、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并产生了依赖感 对于孩子的包办代替在现在的家庭屡见不鲜孩子家庭中被视为父母掌上明珠祖父母的心肝宝贝。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 ,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错过了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另外,有些家长缺 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没有意识培养孩子生活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让孩子劳神;还有的认为孩子还太小,缺乏应用的能力,一切代劳也是理所当然。即便孩子表现出积极主动性,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长辈还是怕做不好而代做。如:冰冰想自己吃饭,可是妈妈嫌她吃的很慢而且把衣服弄得很脏,就连忙接过碗筷坚持要喂冰冰吃。又如,起床时,一鸣说:“我自己会穿衣。”奶奶却说:“看你慢悠悠的,又不知道怎样系扣,还是奶奶给你穿吧”等等。这些现象枚不胜举,这样在家长包办代替下长大的孩子,何时生活才能独立呢? 正因为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才使得本应该孩子自己做的而不能自己动手去做,家长在孩子面前犹如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切事情都愿为孩子全力效劳,使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自我服务的锻炼机会。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事事想让别人帮助、不愿也不能独立完成。 3、“树大自然直”的思想影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用着急,等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对孩子成长不关心,特别是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感觉到现在教不教,学不学是无所谓的了。因此,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消极等待的态度,不去有意识的帮助和引导,使孩子顺其自然,产生了生活自理能力的低下。 分析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家园配合教育的措施。具体要有以下几点: 一、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转变家长的错误观念,不要剥夺幼儿自己动手的权利。 1 、使家长明确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从哪里起步?着眼点在什么地方?这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在指导家长培养的方法前作为指导者,我们应该把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即培养的重要性向家长阐述清楚,鉴于这样,首先我们请来了知名的教育专家,向家长开设了讲座《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告诉家长孩子精神上是否开始独立,只要看他自理生活的情况就可明白,生活自理是一个人自立于社会的基础,一个不会自理好自己生活的人,是不能独立于社会的。其次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的图书室,允许家长借阅图书,让家长能学习到更多的育儿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举措的实行,使家长真正明白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提醒家长应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孩子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俱备,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家庭义务感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家中让孩子妈妈的小帮手,当家长洗衣服的时候,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如洗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 子,刷刷自己的小鞋等。衣服晾干了,让孩子帮着收放整齐。家长还可利用早晚睡觉、起床的时间,用激励的话语和竞赛的形式,调动幼儿主 动练习穿脱衣服积极性。开始时,家长可故意放慢一些速度,或给孩子适当的帮助,让孩子有成功感。当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家长可提高要求,如衣服穿叠时间长短,是否整齐等。 二、幼儿园要与家长加强联系,达成一致目标,共同要求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1、与家长携手,通过一日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叫孩子干他们力所难及的事。充分利用幼儿的一日活动,教育培养幼儿自立生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小、中班主要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中心,如:学会进餐、穿脱衣服洗手、整理床铺等。在大班让幼儿知道主动洗手洗脸、入厕、主动喝水、主动帮老师收拾玩具,在很多方面都应给中小班幼儿起榜样作用。 首先,通过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帮妈妈做事情”,与孩子一起唱“劳动最光荣”,念诗歌“别说我小”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 为了让幼儿较快地掌握正确的穿衣、系鞋带方法,教师编写了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边念儿歌,边随着 儿歌所说的步骤穿脱衣服、系鞋带,既容易掌握,又轻松有趣。 教师还可利用活动区为幼儿开设服装店、娃娃家、扣子游戏区等区域,让幼儿在玩中练习,巩固穿脱衣服、 系鞋带的方法。 再次, 通过游戏进行练习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愉快、最积极开展的活动,教师可以将生活技能的学习内容与操作练习融入游戏,使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大班在玩角色游戏“娃娃家”的游戏中,通过给娃娃穿脱衣服、扣扣子、系围裙、系鞋带等,来巩固这方面的技能。在游戏“小饭店”中,通过发碗筷、打扫餐厅,培养幼儿爱劳动和有序做事的好习惯;通过当客人,锻炼礼貌和使用筷子的技能;通过收拾碗筷,培养孩子有条理的整理物品的能力。再如,小班幼儿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如“小手变白了”、“给小扣子找家”等游戏活动,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己洗手、自己扣钮扣的能力等。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只要教师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孩子的许多生活自理能力都能再游戏中得以练习培养。 2、一贯一致,持之以恒。 由于有些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家长不能有时因工作疲劳或赶时间,就对孩子说:“今天就让我来喂你”。“今天不用洗了,明天再说吧。”等等,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 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自理 培养 幼儿园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