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现代父母育儿难题,孩子之间有疏离感?妳在生活上是否常会听见妈妈们有这样的对话:「我的孩子为什么总是讲不听呢?好沮丧喔!」「我的宝宝也只会哭,真拿他没办法!」婴幼儿期这段短暂的时期将是...,以下是完整【现代父母育儿难题】原文:

  • 孩子之间有疏离感? 妳在生活上是否常会听见妈妈们有这样的对话: 「我的孩子为什么总是讲不听呢?好沮丧喔!」 「我的宝宝也只会哭,真拿他没办法!」 婴幼儿期这段短暂的时期将是塑造人格基础的关键期,也会大大地左右孩子未来的人生。因此亲爱的父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您的宝贝、倾听他们的需求吧! 案例一:陈小姐在一间中型公司担任会计的职位,由于和先生两人都忙,因此将自己一岁的宝贝从小交由住在中部的爷爷和奶奶带,夫妻俩大约每2个星期探望一次孩子,最近想让宝贝回台北与自己同住,但又担心宝贝的适应问题,因为最近宝贝已开始显现出不和爸妈亲近的情形,妈妈一抱就会哭,反而是爷爷奶奶在的时候比较乖巧。 案例二:王小姐在公司担任高级主管的位置,白天将小孩放在可以长时间照护的托儿所中,一直到加班完后才接孩子回家,因此并没有太多时间与孩子相处,她觉得孩子总是经常哭泣、尿床、听不懂父母的交代,实在很头疼。但是由于自己实在太忙,已经没有余力能够改善这种关系。尽量由大人去配合小孩 罗文乔老师表示,每个人都有机会当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幼儿教育,因此大部分的父母亲都不太了解婴幼儿的行为到底所为何来?甚至有些父母本身就不喜欢小孩或不知该如何与小孩相处婴幼儿通常以哭作为所有需求的表达方式,例如他肚子饿了或心情不好等,都会以哭来提醒父母注意。但有许多大人没有能力去解读宝宝所哭为何,充满无力感的结果就显得不知所措,结论就是觉得宝宝难以理解与沟通。 在罗老师所任课的成人及亲职课程中发现,有95%的大人赞成用打的方式教养小孩,甚至有些本身即是从事幼教工作的父母亲也是这么认为。 但罗文乔提醒这些家长,必须知道打是最后的一种手段,是没有办法后的办法。其实小孩并非如此难以教育,当你了解尚有一些方法可与小孩沟通时,其实是不需要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尤其是孩子本身还在摸索阶段,因此我们并不能期望小孩可以社会化的去配合大人的想法,而是应该由大人去配合小孩。 而罗文乔也认为官方单位有责任与义务,藉由各种传播媒体,多多推广亲职教育、倡导教养儿童的方法,让父母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并教导一些技巧,从孩子的行为中了解孩子的需求,进而知道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此自然而然小孩哭闹的情形也会停止。亲子间需提高互动的品质 由于双薪家庭日益增多,许多为了争取在职场有所表现的父母也因此付出更多时间在工作上,使得他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必须不断压缩。其实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寡与亲子间关系并不一定呈正比,而是当你只有一定时间与孩子相处时,是不是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有些妈妈虽然24小时与孩子朝夕相处,但却由于无法乐在其中,只是注意不让孩子发生意外而已,导致亲子关系反而不佳。 罗文乔老师认为,因为时代的转变,父母亲只能利用有效的时间陪伴孩子并与之互动。但即使每天只有半小时至一小时,若父母能成功表达「虽然爸妈很忙,但都好爱宝宝。」而孩子也确实能感受到父母是关心他、爱他的,那么这种质重于量的亲子关系,其实比24小时都在一起的亲子,效果要好得多。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的关心 一岁左右的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孩子互动时,须以孩子为主角,可以和他一起做他喜欢的事,甚至让孩子指定要读的一本书,或是要玩的玩具,然后在这段期间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完全属于他。 而较大的小孩由于上了幼儿园后生活圈扩大了不少,此时父母应该以和孩子分享他的生活为主,例如关心孩子学校做了哪些有趣的事?交了哪些好朋友?父母也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些自己在工作上的心情和趣事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由于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要重视孩子的个别差异。即使同为一家人,但通常老大适用的教养方式不一定适用在老二身上,这亦是为人父母一开始就要有的观念。罗文乔老师提到,有些触觉防御型的小孩不喜欢被拥抱,虽然亲子之间的身体接触是一个加强亲子关系的好方法,但父母若注意到家里的宝贝有这种状况,就别再勉强他。 再者,0岁至四岁小孩会有一段秩序发展的敏感关键期,他们会藉由秩序与单一的事物上得到安全感。因此常听父母抱怨买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宝贝玩,但他还是哭闹不已,这时父母就得留意了,不妨一次只固定给几种玩具,等过了一段时间再替换,就像是许多幼儿园有专门布置「游戏角」或「图书角」之类的场地,在幼儿取得安全感信任感之后,你将发现孩子脾气会更稳定。会吵的孩子有糖吃? 由于现代父母亲都非常忙碌,基于对孩子的亏欠心态,常会因此无限制的讨好孩子,或是只要孩子闹脾气父母就不断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罗文乔提醒父母小孩都是很聪明的,他们常会探查大人们的底限之后,再来决定自己该如何表现。 当然父母可以宠孩子,只是要宠的有原则。例如在一个月中若孩子父母有外出四次的机会,父母可以先与孩子讨论并约定,其中的一到两次可以购买他们喜爱的东西,但若额度用完了,就必须与他们说理,并展现自己的原则,不可让孩子予取予求。和长辈取得共识来教孩子 两代观念差别的问题一直存在,尤其家中三代同堂、或忙碌的年轻父母将自己孩子托给长辈带大的并不在少数,罗文乔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位年轻妈妈希望正在闹脾气而不想吃饭的宝宝能慢慢的、有始有终的将食物吃完,不过俩人却僵持不下。但一旁的奶奶心疼孙子,因此告诉宝宝「不吃就别吃了,待会饿了再来吃!」 面对这种情形,做晚辈的最好不要当场与婆婆起争执,以免让孩子处在「可以去玩了」或「继续吃」而无所适从的场面。 幼儿所需要的是一个简单明确的规则,而妈妈这时要做的,应是「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好事情」,最好私底下与长辈沟通,让长辈了解妳教育的原则,在取得成人之间的共识与标准之后,再以一致的态度对待孩子。否则要是每个大人的标准都不同,孩子只好开始学着看人脸色,并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并不是幼儿教育的目标。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幼儿期 父母 育儿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