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敏染料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致敏染料是指某些会引起人体或动物的皮肤、黏膜或呼吸道过敏的染料。目前相关法规或标准主要规范了对皮肤的致敏。人体吸入性的过敏主要集中于呼吸道和粘膜,部分活性染料(可分为颗粒状和液状)可造成此类致敏。
目前致敏染料共发现27种,其中分散染料26种,酸性染料1种,国际知名生态安全规范“Oeko-Tex 100”规定了21种致敏染料,实际是20种,其中分散橙76和分散橙37化学结构一样。欧洲的Eco-label规范则规定了19种,并规定当染色纺织品的耐汗渍色牢度(酸性和碱性)低于4级时,不得使用。在致敏染料领域,我国国标GB/T 18885《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中规定了20种被限用。Oeko-Tex 100和我国国标GB/T 18885均限定致敏染料的合格限量值为0.006%,即60mg/kg。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分散染料主要用于醋酯、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纤维的染色。Oeko-Tex 100中所规定的21种致敏染料全部为分散染料,且其中17种分散染料曾在早期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因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选择纺织产品时可以通过成分标识(纤维种类)、染色情况(深浅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简单判断,这种简单判断准确率不高但是对普通消费者比较实用。一般染色越深且色牢度不好,并有异味的纺织品相对比较危险,尤其是对于成分是醋酯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等常用分散染料染色的纺织服装产品。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致敏染料的检测一般是通过对比参照物质,用色谱法对所萃取的染料进行鉴别。常用的标准有DIN NMP 512 Draft和我国的国标GB/T 20383-2006。致敏染料的检测和判定相对专业和复杂,检测精密度高,设备要求很高,所以普通消费者无法直接鉴别,建议消费者将产品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或者由商家提供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